您现在的位置: 公益教育>
李嘉诚又办了一所大学,看看中国的基金会如何办大学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12-17  责任编辑:李艳娜

2013年6月28日,李嘉诚参加汕头大学毕业典礼

    2013年9月29日,“华人首富”、香港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李嘉诚基金会同时宣布捐资1.3亿美元,协助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中国,在汕头大学旁兴建一所全新的理工学院,命名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李嘉诚表示,期望学院引领中国发展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推动研究和创新。

    此前二十余天,9月4日,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开学典礼在贵州省惠水县举行,该学院由台湾企业家王雪红和陈文琦夫妇名下的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捐建。

    除了同为知名企业家捐建高等教育之外,明眼人不难从中解读出另一个信号:基金会办大学在中国正渐成气候。

    基金会办大学属“舶来品”,在西方,基金会办大学早已蔚然成风。1881年,洛克菲勒投资创办芝加哥大学,1901年又创办了洛克菲勒大学。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后,两所大学转由基金会捐赠运营,迄今为止,共培养了10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此外,芝加哥大学缔造了享誉全球的经济学“芝加哥学派”,洛克菲勒大学则在生物工程领域成就卓著。

    近代中国对基金会办大学并不陌生。191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创办了日后被誉为“中国医学界殿堂”的协和医学院。及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亦出现了基金会支持私立大学的现象。“1920年代,国家对办得好的私立大学是会拨款的,即使不拨款也会让基金会给这些大学提供资助,所以在当时的中国大学格局里,出现了像厦门大学、复旦大学这样有名的私立大学。”厦门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谢泳说。

2013年6月,李嘉诚以校董会名誉主席身份出现在汕头大学

    而在当代中国,基金会办大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李嘉诚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从1980年开始,他持续捐赠汕头大学30余年,捐赠总额约60亿港币。王雪红的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则是以速度取胜,从2009年提议成立到2011年9月正式建成,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盛华学院”)用时仅两年。相比李嘉诚基金会多年的成功实践和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的快速突破,光华教育基金会和增爱公益基金会的尝试稍显落寞,前者参与创办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以下简称“光华法学院”),在激进改革三年后却遭致学院30多名教师写联名信抵制,后者则在多次尝试未果后陷入沉寂。

    “真正的大学‘私有化’,并不是指企业家办民办大学,而是基金会办大学,如果真正落地,对于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将是一个重大突破。”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告诉《中国慈善家》。

1  2  3  4  5  >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