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社区
人民日报刊文:微阅读可以是深阅读吗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10  责任编辑: 李想

    ●对今天的文学来说,理想读者没有消失殆尽,但90年代培养起来的非理想读者,也越来越少了。读者去哪儿了?一个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被微阅读包围,并深陷其中。微阅读的增长,不只是传播工具进步带来的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是文化和文学的问题,甚至是社会学的问题 

    ●阅读的手段虽然变了,但阅读的目的并没有因此发生质的改变,阅读与我们的生命融合,陪伴着我们的心智成长,与精神的升华和思想的产生密切相关 

    ●微阅读是否还可以被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微阅读是否具备实现深阅读的可能性,进而,微阅读如何实现深阅读,这才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才是应该讨论的问题 

    在今天,写作不是问题,阅读才是问题。我们不用担心没有作者,因为网络和自媒体的发达,让更多的人有了写作的可能和发表的可能,我们要担心的是读者的不在场。图书发行量的下降,图书馆人数的减少,都说明读者的流失和空缺。好多年前,罗兰·巴特说,作者死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大众阅读、消费阅读兴起的时候,我曾经写文章感叹“读者死了”——这里的“读者”是我们期待的理想读者,不是那些轻阅读、浅阅读的读者——以文学的态度去阅读文学的人少了。对今天的文学来说,理想读者没有消失殆尽,但90年代培养起来的非理想读者,也越来越少了。那么读者去哪儿了?一个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被微阅读包围,并深陷其中了。 

    阅读门槛降低 

    人人都是读者 

    微阅读,是借短信、网文等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微阅读从网络开始,现在繁荣于手机,遍及博客、微博、微信和APP。“段子”是更早的短文体。它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兴于酒桌,靠口耳相传,后借助手机短信传递,如今依然流行,而且一直在变化,通常具有很强的当下性。我们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民谣。民谣是一种歌唱形式,为什么歌唱?因为传播工具有限的年代,歌唱是原始而有效的传播方式。 

    微阅读为什么在今天生长兴盛?人们坐车时拿手机看新闻、走路时戴耳机听小说,陪老婆逛街也看电子书打发时间……所有人都不知不觉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无线阅读是阅读必然的发展趋势。智能终端不断刷新用户体验,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多元化应用得到了全面开发,利用手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碎片化阅读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人并没有少,反而是更多了。不过,微阅读的增长,不只是传播工具进步带来的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是文化和文学的问题,甚至是社会学的问题。 

    就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而言,微阅读很好地实现了这一功能,信息得以更快、更广地传播。它是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需要的阅读方式,可归属于现代人“开机化生存”的生活方式范畴。短小的文本、迅捷的打开方式,使阅读不再需太多背景铺垫,不再需太多感情投入,甚至不要求阅读经验的前后连贯。阅读的门槛更低,读者自然更多。 

    这种过去没有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显而易见有其实用性和消遣性的好处,但也无形中消解了深入阅读时的沉潜心态。而人类智识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并非单纯地取决于信息量的累加,阅读的目的同样也不止于获取、累加信息。阅读的手段虽然在变化,但阅读的目的并不因此发生质的改变。虽然在阅读目的上,也仁者见仁、各取所需,但不能否认的是,阅读十分重要的目的在于,有助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且与我们的生命融合,陪伴着我们的心智成长,与精神的升华和思想的产生密切相关。 

    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阅读载体和传播媒体影响了思想和哲学的产生,农耕文明时代我们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产生了孔子、庄子、曹雪芹,工业文明时代我们也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萨特,也产生了艾略特、海明威、博尔赫斯。 

    微阅读容易被武断地判决为“时髦”和“肤浅”。这种判断有失公允在于,它未考虑人类传播史独特的演进方式——新的传播手段会部分取代旧有方式,但旧的手段从未灭亡,各种传播方式终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实现共存。 

    互联网让报业恐慌过,“读图”让“读字”恐慌过,微阅读现今也毫无例外地让人恐慌。但摄影并未让绘画消亡,打字机也没有灭掉书法。有一种说法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在微阅读时代,“就像书法成为权贵们的品位标志一样,读书将成为文化晋阶的身份符号”。 

    可以说,微阅读提供了过去没有的一种阅读方式。它使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阅读载体与阅读的内容,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来不该被分开对待。这就涉及阅读的“深”与“浅”的问题。 

    小人书必然是浅阅读,网络也是浅阅读。线装书容易给人深阅读的印象,至于是不是深阅读,还得另说。但线装书至少暗示我们往深阅读的方向走。深阅读区别于浅阅读的特征在于,它以研究、探讨为最高境界,它需要阅读者的智力参与和情感贯注。浅阅读是轻而快的,深阅读是慢而重的。看电视、报纸是浅阅读,无需太多停留;学习是深阅读,它要求反复探究、寻求启迪。读经典,必须是深阅读。经典是很难浅阅读的。浅阅读会误读经典。政府号召全民读书,其实每年出版的书不少,但连环画也是书,那是浅阅读。这里说的读书,应该是深阅读。

1   2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