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康晓光:公益行业里的“反对者”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04-11 责任编辑: 李艳娜 |
|
“康夫子” 女儿出生,完整了康晓光的家庭角色,他才真切体会到何谓“仁爱”。“儒家的理论从家庭出发,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最内核的是家庭中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它 讲人灵魂性的概念是‘仁’,是种最纯、最原始、最生动、最强烈的爱。对父母的爱,对爱人的爱,这两种感情,跟你对孩子的爱相比差远了,是几倍几倍的差。” 而李思怡的死,让康晓光第一次发自灵魂地将“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他说,撰写《起诉》时,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仁者”。 康晓光找了十几家出版社,没一家愿意出版。他决定破例妥协,答应可以对内容进行调整,但他一位出版社社长朋友说,改都没法改,整个味道不对。此情此 景,正如康晓光赴成都调查时的所见所闻,处于高压中,人人为求自保,对他避之不及。体制内很好的朋友,不敢开车送他,“你自己打个车吧。”所有人都活在心 安理得的麻木冷漠中。康晓光理解他们的处境,但仍不免对这乖谬荒诞的社会心生愤怒。 最终,《起诉》一书在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康晓光在网上发布消息,免费送。他先后自费印了两批,送了近8000本,他的几个学生天天往邮局跑。 于建嵘称康晓光为“康夫子”,他对《中国慈善家》说,“(对体制)我批评多一点,他建设性多一点,他会提一些他现实性的想法,讲他自己的一套理论。” 二人曾共赴一场关于信访制度的会议,会上观点产生分歧。于建嵘回忆,“他(康晓光)主张‘仁政’,认为信访(制度)要强大。我则认为,一旦强化了信访(制 度),这个国家法制无法真正(完善)起来。” 会上争论兴致未尽,二人又拉上朋友几人觅得一家山庄继续话题,终将争论升级为“怒而拍案,大吵一番,兄弟红脸”。 “观点之争不伤私交”,于建嵘觉得康晓光是个很好的朋友,“他很有思想,也有情怀,看到苦难的人会心里难过,会流泪。看到一些问题,会愤然而起。” 康晓光认为自己是典型的中国读书人,在他的观念中,儒家“君子”与“士”的价值取向更值得追求。他佩服康有为执着信念不废不移,也崇敬梁漱溟的学养深 厚大智大勇,“那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他痛心中国读书人文脉已断,“这个时代,那些乡愿,德之贼,整天就想着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的人,都在为‘稻粱 谋’,都活得很好。” 他告诉学生,“最起码,你们别学我吧,口无遮拦、快意恩仇,将来会很惨。”但他也说,“只有有所传承的民族才能有自己的未来。想通过割断历史来成就未来的辉煌,那他妈古往今来就没有过。” 来源:《中国慈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