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模范
袁纳纳:从“袖珍人”到公益人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9-02  责任编辑: 李艳娜

2013年4月13日,站在北京国家发改委门口,袁纳纳举着“药可以,因便宜而停产;生命不能,因无药而停止”的牌子“倡导绒促素恢复生产。

“袖珍人之家”成员合影

    “你知道梅西吗?”她问我。

    “当然!”

    “他就是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在12岁左右的时候确诊,因为有很好的治疗,所以现在完全康复,还娶妻生子。”她说。

    笑容在她的嘴角扬起,“虽然我没有梅西那么幸运,长到正常的身高,但是我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和一个疼我、宠我的爱人。”她幸福地跟我说。

    “自己生活幸福了,想让更多同伴幸福”。那些病友被误诊,让她觉得必须让人们了解这种疾病。“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做这件事”,她笑着告诉记者。

    在那一刻,她灿烂的笑容犹如一抹阳光照进了“袖珍人”的世界。

    她,就是“袖珍人之家”的发起人,袁纳纳。

    没见过50岁以上的“袖珍人”

    见她的第一面是在“第四届瓷娃娃全国病友大会”的欢迎晚宴上,和她坐在一桌吃饭,流行的波波头,大大的眼睛,特别爱笑。用餐期间不停的给坐在身旁的小伙伴夹菜,每上来一盘菜她总是第一时间询问旁边的伙伴要吃这个吗?够得着菜吗?不停地转动玻璃圆盘招呼大家吃菜,如姐姐般心细地关照大家。

    若不是她告诉我,她是个成长障碍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袖珍人”,我根本没法想象她也是个罕见病患者,因为她看上去除了个子稍矮一点以外,没有任何特征显示。

    她是袁纳纳,一个成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也是北京“袖珍人之家”的发起人。由于之前一直被误诊,16岁时身高还不到1.2m,直到16岁那年才在北京协和医院被确诊。治疗了一个疗程,三个月的时间长高了5-6cm。如果16岁之前治疗,袁纳纳会长得更高。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第一次治疗结束后她就放弃了,直到26岁她才接受第二次治疗。“因为直到26岁我还没有第二性的发育,那时我开始非常抵触男生的体毛、喉结等等。如果这时候我不选择治疗,我根本无法像常人一样的结婚、生子。”袁纳纳说。

    说起第二次接受治疗的经过,袁纳纳介绍到:那是我上班之后,有一个去上海出差的机会。我去找了生长激素医药药商的总代理,把自己的情况跟他们说了,告诉他们我当初治疗效果很好,药能不能想办法给我便宜一点,或者是赠点给我?结果特别顺利,接待我的人是那个总代理的销售经理,他让人带我去检查,检查完了给了我五个月的药。“所以我是幸运的。”纳纳说。这个时候治疗就没有小时候的效果那么好,有很多副作用,比如眼睛肿、膝盖疼等,甚至都会影响工作。但是慢慢的我开始有了第二性的发育,身高长到了1.39m,我们这类患者超过20岁再治疗,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

    “这类患者虽没有病痛折磨,但是如果一直不治疗,就如同小孩子一般停止发育,身高就只有1.3m左右,也没有第二性征发育的迹象,结婚、生孩子都是非常困难的,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女生过了30岁之后就像绝经期的妇女一般衰老很快,慢慢皱纹变多,情绪不好,随着衰老会影响寿命,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50岁以上的袖珍人。”袁纳纳说。

1   2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