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机构解析留守儿童保护需要哪些步骤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7-08 责任编辑: 李艳娜 |
|
6月9日,据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过去近一个月,大家的讨论从儿童福利制度到法律建设再到户籍制度、经济模式,从心灵关怀到社工如何介入。那么,具体到操作层面,最实际有效的行动需要有哪些步骤?社工介入的难点是什么?有经验的机构最有发言权,听听他们怎么说。 三级干预模式 国际计划在亚洲11个国家开展的“社区儿童保护机制”中,采取了许多机构通用的三级干预模式。国际计划的管桢介绍,在儿童保护网络中,离儿童最近的是家庭、社区,其次是基层服务和国家层面的服务。“我们也出过预算报告,在预防层面每投入一美元,将会节约7美元的成本预算,这个性价比较高,也是对儿童来说最好的保护。” 三级干预模式中,最主要的也是预防和回应。一级干预,针对所有儿童,主要是针对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宣传教育、公共预防、意识提升;二级干预是针对有风险的家庭,比如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的孩子、残疾儿童,或者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这些儿童的风险,要比一般孩子高,针对这一类群体,要做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第三级,是指孩子已经遭受到了暴力,需要马上给予更专业的服务,个案管理、相关部门应对机制都要启动。 国际计划在项目社区成立村级事务小组,这个小组中包括了村支书或者村长作为牵头人、妇女主任,以及民政系统在基层的工作点等。每个社区(村)建立一个叫做儿童幸福家园的平台,每周定期开展两次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儿童的意外伤害预防、儿童营养教育、早期养育和发展等服务。这个家园里同时也成立儿童委员会跟家长委员会,确保儿童和家长的充分参与。针对儿童保护机制,国际计划已经开发了一些基础文本,如《社区儿童保护机制运作指南》、《社会心理支持社区手册》、《儿童自我保护培训手册》、《学生自我保护手册》、《积极的教育方法》,都是意识提升范畴的。“我们没有另起一套新的组织或机构,只是加强现有的人力资源跟服务网络。”管桢说。 在预防和早期干预的同时,要建立基于社区的报告和回应机制,更严重的儿童暴力案件,能够及时报告;还要进行协调和转借,在需要专业服务的时候,可以转借到其他机构。 通过对10个国家社区儿童保护机制的评估,国际计划总结了一些可行经验和建议: 让儿童小组代表参与到社区的儿童保护机制中,加强儿童自我保护培训; 针对父母和主要监护人推广积极养育法; 制定村规民约,利用一些积极的当地传统; 做出社区风险和资源测绘图,就是让社区的成员和儿童,把社区的潜在风险和有利资源总结出来; 对警察培训,建立对儿童友好的警察局,让儿童在遇到暴力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从警察那里得到帮助; 加强男性的参与,在评估中发现男性的参与是不够的; 倡导并且建立综合的政府儿童保护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