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社区居家养老:北京月坛街道开启新模式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7-07 责任编辑: 李艳娜 |
|
老旧社区居家养老一直是个大难题,如老小区里无电梯、无坡道、无托老所、无活动场所等。不少老人问:“这些难题是否有办法解决呢?” 虽然解决并不容易,但记者通过走访一些社区,采访业内专家,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样本。 样本 月坛街道的尝试与突破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老旧社区多,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街道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有38000多位,占常住人口30%以上,这一比例超过了全市的平均水平。 月坛街道曾委托第三方机构,专门对老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这么多老人中,失能的约1000位左右,占比将近3%。其余的老人基本生活能够自理。结合这个调研结果,月坛街道做了一系列工作,在老旧社区养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文化养老 老人社团有160多个 针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月坛街道大力倡导“文化养老”服务理念。 分管老龄事务工作的月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松山介绍,月坛地区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街道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在我们街道各社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是有保障的。”李松山说,街道各类老年人社团有160多个。“老年人的各种比赛也比较多,有时候我去参加各种老年人比赛开幕式都有点跑不过来。”在最近一次月坛街道的社区文体擂台赛上,以社区为参赛单位,共有舞蹈、合唱、健身操、老年模特四个比赛项目的77支队伍报名。 上门服务 打个电话就有人陪同去医院看病 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月坛街道采用了多种方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68岁的刘大勇住在月坛街道汽北社区11号楼3层,这栋老楼建成已有60多年了,没有电梯。 7月3日,刘大爷的老伴想去看病,可由于老伴有软骨病,无法下楼。刘大爷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也没办法扶老伴下楼。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情急之下,刘大爷拨打了设在社区的日间照护中心的电话。 很快,日间照护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到场,帮着把刘大爷老伴抬下楼,然后陪着老人去医院看病。当然陪同看病是要收费的,10块钱一小时。 “收点费是应该的,我们和老人不住在一起,有他们在,帮了我们不少忙。有一次我妈在屋里摔倒了,还是他们赶来给扶起来的,这种突发情况人家是不要钱的。”刘大爷的子女说。除了陪同看病,这家日间照护中心还提供上门洗头、洗澡、盆浴、床上浴、前后阴冲洗、更换纸尿裤、管饲喂食等一系列服务。 社区托老所 老人白天送来晚上接走 在汽北社区,一家日间照护中心由月坛街道委托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运营管理,也用作社区的托老所。 80多岁的张老太太儿女双全,都在身边,但每天清晨,张老太太会被送到这里。在她看来,这并非子女不孝。“孩子白天要上班,他们晚上一下班就来接我了。”在这里,张老太太能够获得更好的照料,社工的专业水平也是子女所不具备的。 这里提供的日间照护服务,既可以减轻工薪族的负担,又不会让子女们背上“不孝”的罪名,在国外这叫“喘息式服务”。老人在这里的一天,除了接受清洁卫生、餐饮等基本生活照护外,还安排肢体运动、影片欣赏、康复操等活动。 其实,入住这里的老人有时并不好伺候。一些老人比较“任性”。记者看到,有的老人一直不停地在唱歌,有的一声不吭,一不小心就会跑出养老院,这都需要工作人员仔细陪护。一位来接老人的女士透露,“我母亲有点糊涂了。放在这里,我心里踏实,要是她一个人在家我肯定不放心。” 根据老人身体等级不同,最便宜的48元一天,最贵的69元一天。办事处副主任李松山表示:“社区的托老所,主要收月坛地区的老人。日间照护的用房是我们街道租下来提供给养老机构的,一年租金4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