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慈善家
揭秘“哈佛史上第一捐”香港陈启宗家族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4-09-12  责任编辑: 李想

\

2011年8月,济南恒隆广场开业,陈启宗与公司管理层及嘉宾举杯庆贺。

  作为少主,陈启宗完成了从富二代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他用自己的商业才华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也赢得了财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陈启宗并未持有恒隆集团的股份,只有并不丰裕的工资。他曾讲到,“公司在2003年前没有薪酬委员会,之后委员会成立了,才认为我的待遇不合理,加我薪酬和股份。过去我甚至连期权也没有,工资十年都没有变过,我还记得,2003年的工资是144万港币,公司里有不少员工都比我高。现在公司不少同事的认股权比我还多,而且他们的价格拿得都比我低很多。”

  “有钱的儿子不成材,没钱的儿子成材。”这是陈启宗给朋友的箴言。“先父去世时我们三兄弟没有拿到一分钱。我儿子从小我就教育他,他不会从爸爸这里拿到一分钱,将来也是。”外界流传着一个陈启宗和儿子之间的小故事。他的儿子在上海工作,每天早上打的上班。“有一天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对不起爸爸,我现在快要下车了,下了车我再给你通电话。’”陈启宗则以他惯有的幽默回答,“还打的,你好奢侈。”

  历史情结

  将生意做到大陆之后,陈启宗希望为大陆的文物保护做些事情。“我当时的想法是,尽量不要在北京做,因为在那里做事总是比较复杂。”不过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北京故宫内有一块空地,建筑已被大火烧毁。1994年,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时任国家文物局外事办副主任王立梅,由她带入故宫建福宫花园。回忆这次参观,陈启宗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个情景让我相当震撼。当时遗址被夷为平地,寸草不生,更是堆满了垃圾,还有一艘破烂的木船。”建福宫花园建于乾隆五年,后被一场神秘的大火焚毁,焚毁的日期是1923年6月27日,陈启宗至今清楚地记得。

  这次参观,改变了陈启宗不在北京做文物保护的想法。“那时候我就有一个意念:文物的破坏乃是国家衰败的明证,而文物的修复乃是国家兴旺的确据。”他决定修复建福宫花园。而在他之前,还没有私人出钱修复故宫的先例。

     1   2   3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