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天津:打造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11-10  责任编辑: 李艳娜

    天津南开区老龄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和“高龄化、空巢化”两个鲜明特点,该区从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先后获得国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开特色的养老服务新路子。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服务措施

    南开区成立了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将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列入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和相关部门指标考核范围,形成完备的工作推动机制。

    创新养老服务 开展日间照料

    为积极落实市领导关于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指示精神,南开区作为市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启动了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管办分离”的原则,投资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日间照料中心的社会化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广泛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具备资质、服务优良、价格公道的为老服务企业进入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呼叫服务、送餐、家政和日用品便利店等四项基本服务及拓展服务。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8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今年3月,在南开区召开了天津市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向全市推广南开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

    依托社区平台 拓展服务模式

    以社区为平台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当前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养老服务方式。为此南开区从实际出发,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履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业务培训、人员充实、资金落实、行业监督等职能,在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之后又在各街道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在各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同时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展社区老年日间照料,进而形成“三级管理、四级运行”的服务模式,初步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相互衔接,使全区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加大资金投入 提供服务保障

    南开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投入机制,财政每年用于养老服务方面的投入达3000万元以上。 为了满足老年人就近或在家中享受配送餐服务的需求,南开区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同时利用市民政局拨付的106万元补贴资金,建成老年配送餐服务中心1个,社区食堂17个。将8个老年配送餐服务企业、养老机构社区食堂与全区12个街的各个居委会实现服务对接,就近辐射周边居委会配送餐点,在全市率先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工作以来,南开区共投入1035.3万元,为全区1600余名60岁以上低保、特困、优抚对象等三类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空巢、失能、市级劳模、独生子女父母四类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补贴。

    加强设施建设 夯实服务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养老服务设施水平,南开区于2014年10月建成集养生、休闲、医疗、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南开区养老中心。该中心位于南开区中心区域,毗邻长虹生态园,河湖环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是目前天津市地理位置最好、基础设施最完备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中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床位1000张,按照星级宾馆标准,设有豪华套间、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房屋套型,同时配有6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内设视听室、电脑室、棋牌室、书画室、图书室、健身房、多功能厅和养生餐厅,整体实施智能化管理。

    发展智能养老 提升服务水平

    智能养老是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大趋势。南开区采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区养老中心建成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打造区级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云平台,覆盖三级养老服务管理网络、24个社会养老机构、若干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定时监控管理全区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工作,还有电商提供的以日间照料基本功能为基础的各类为老服务,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电视机、计算机等入口,实现老人信息和为老服务信息的交互共享。

    来源:天津日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