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收养75名孤儿的河北妈妈: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家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7-20  责任编辑: 李艳娜

收养75名孤儿的河北妈妈: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家

  放暑假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 

  “爱心妈妈”李利娟正在整理从各地寄来的“爱心包裹”。 

  “爱心村”里有十多位帮忙照看孩子的保姆奶奶。 

  “爱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是李晓钰最喜欢听的歌。今年20岁的她有74位兄弟姐妹,他们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但有一位共同的妈妈。

  妈妈名叫李利娟,是河北省武安市人。从1996年起,李利娟19年间陆续收养了75名孤儿。

  从武安市驱车20分钟便来到上泉村,十多间低矮的民宅建在山上,李利娟和她的几十个孩子就住在这个被称为“爱心村”的地方。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大家庭。

  正值暑假,已参加完高考的李晓钰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做着游戏。李利娟则在一旁整理着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爱心包裹”,里面装有衣服、食品。

  “我的孩子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上了公务员。”提起孩子们,李利娟言语中充满自豪。

  她收养的孩子最大的26岁,已经结婚,最小的才几个月大,还在襁褓中。学龄阶段的孩子居多,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为抚养和教育这些孩子,李利娟付出很多辛苦,46岁的她已经头发花白。

  李利娟说,二十多年前,她的前夫染上毒瘾败光家产,为换取毒资,竟然将亲生儿子卖给人贩子。从人贩子手中抢回儿子后,李利娟在心理上对失去父母之爱的孤儿产生了同情,这段经历成为她开始收养孤儿的起因。

  早年靠做生意和积蓄养家,随着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巨大的日常开支让李利娟颇为头疼。

  加上在“爱心村”帮忙的十多位保姆奶奶、司机、厨师,一顿饭最多时有近百人就餐,能吃掉75斤大米,一天吃完三袋白面。

  这些孩子中,很多身患残疾或患有心脏病、脑瘫等疾病。“一日三餐、水电费,再加上孩子们的医药费、学费等,平均每月需6万元花销。”李利娟说,如今她已欠下200多万元的债务。

  尽管如此,除了身患残疾的孩子无法入学,“爱心村”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辍学在家,李利娟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为增加收入,除了摆鞋摊卖鞋,她还种着几十亩地,养着上百只羊、猪等家畜。

  社会各界也向这个大家庭伸出了援手。当地民政局为59个孩子办了低保,每个孩子每月能领到三四百元。来自各地的爱心人士经常送来衣物。

  做饭,洗衣服,打扫院子,辅导作业,给生病的孩子熬药……从早晨5点忙到晚上一两点,每一天,李利娟都过得紧张忙碌。

  这一切被李晓钰看在眼里,她说,“妈妈习惯了每天晚上看天气预报,然后挨个提醒我们第二天上学带伞或加衣服。”

  “20年了,如果只收养了我一个人还好,但是收养了75个,那就真不容易了。”李晓钰眼中闪着泪花,她说,在这里,她有了妈妈,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在这里,她还学会了责任与感恩。当李利娟生病住院时,给孩子们做早饭,送他们上学,辅导作业,李晓钰已能熟练地照顾弟弟妹妹。

  让大家庭里所有人都感动的是,女孩儿们长大出嫁后,纷纷将弟弟妹妹带到自己家里去照顾,也做起“爱心妈妈”。

  “我们想帮她分担些重担。”李永超是李利娟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她在出嫁时带走了两个孩子作为自己的“嫁妆”。

  “这就是爱的传递”,李利娟感到欣慰,她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因为成长中的孩子更需要的是亲情和爱。

  采访中,14岁的珍珍一直安静地坐在李利娟身旁看书。由于患有脑瘫,珍珍无法正常行走。她曾到特教学校学习半年,后来在妈妈和哥哥姐姐的辅导下,学会了读书写字。

  珍珍用好听的嗓音动情地唱了一首《妈妈的吻》,她说,“妈妈为了我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而我们得到了新生。她是世界上最漂亮、最伟大的妈妈。”

  充满爱的大家庭给李利娟带来很多“甜蜜的获得感”。“我生病的时候孩子们会给我喂饭,给我洗脚。”李利娟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说,他们拿到奖状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