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80后华裔作家伍绮诗征服欧美文坛 击败斯蒂芬·金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7-01  责任编辑: 李艳娜

    每年,美国亚马逊会从当年出版的数万本图书中选出100本年底最佳图书,去年榜首的位置没有给斯蒂芬·金,也没有给每年诺奖呼声超高的村上春树,却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80后华裔女作家处女作伍绮诗《无声告白》,这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近日这本小说中文版终于在中国面市,究竟这位80后华裔作家有何魅力,能够在一群大家中脱颖而出?而华裔作家们的作品如今在欧美文坛又有着如何的地位? 

    写了什么? 

    跨种族家庭故事被竞拍出版 

    其实在还没有正式出版之前,《无声告白》就已经被亚马逊选为2014年的最佳图书。一本书何以能有如此的魅力?“这是一部关于家庭悲剧和痛苦的小说。但它也是一个关于跨种族婚姻的故事,小说中提到,主人公结婚几年之后的1967年,美国最高法院才推翻了弗吉尼亚州认定洛文一家跨种族婚姻无效的判决。整部小说有多处亚裔美国人在美国遭遇的描写。”出版方读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正是这么一本书,在评选的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的榜单上,力压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大卫·米切尔、科尔姆·托宾、大卫·尼克斯等99位文坛名家以及大牌畅销书作家的作品,获得第1名。 

    作者伍绮诗自己也难以置信,觉得自己相当幸运。“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企鹅出版社中标的时候,我恰好在家。我很想告诉你,当时我就冲了出去,并且庆祝了一整夜,但实际上,我只是挂掉电话,然后跑到幼儿园接儿子了。”伍绮诗告诉记者。 

    此后,《无声告白》不仅销量一路惊人,更斩获了诸多美国的图书奖项。美国的编辑是如此评价的:“该作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并且,这本小说没有任何一处落笔是粗疏的。深情力透纸背,刺痛你心,用词精准而克制,文风温婉而细腻。” 

    她是谁? 

    移民第二代写自己的故事 

    虽然一直喜欢文学,也不断进行写作,但伍绮诗在文坛真正意义上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此前,伍绮诗也不认为自己可以把写作当成职业,“整个初中和高中,我一直在写故事、诗歌和戏剧。高三那年,我写了一出戏,竟然在玛丽琳-比安奇儿童戏剧创作节中被搬上了多多马剧院的舞台。所以,我已经写了很长时间。但说实话,直到最近攻下硕士学位之后我才相信自己可以专职写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能够创作出让美国文坛刮目相看的作品,与伍绮诗的个人经历有一定的关系。作为中国移民美国的第二代,伍绮诗在美国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 

    伍绮诗介绍说:“我希望读者会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待文化问题。跨种族婚姻直到1967年才合法,我觉得这不可思议,1967年距今仅仅过去了一两代人。更让人吃惊的是,人们对跨种族婚姻,以及对亚裔人种的态度依然超出了你的想象。”伍绮诗告诉记者,她自己的婚姻就是跨种族的,“我的儿子是混血儿,所以这些问题对我来说都是非常个人化的。” 

    伍绮诗告诉记者,虽然作为华裔美国人,她并没有太多遭到歧视或者被排除在外的经历,但这也是一步一步改变而来的。 

    地位改变? 

    融入美国文坛仍有一定难度 

    看完了《无声告白》之后,不少读者会想起曾经同样是华裔主题,也在欧美文坛掀起一片涟漪的《喜福会》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等。近年来,包括严歌苓在内的诸多华裔作家,在欧美文坛都有不小的成就,而中文作品在美国出版界也频频发力。无论是麦家的《解密》,还是刘慈欣的《三体》,都曾登上美国畅销书榜单。 

    此前著名翻译家许钧在接受采访时,曾告诉记者,如今欧美文坛对于中国文学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从此前一年只翻译中文作品仅八九本,如今这样的数字已经不知翻了不少倍。《无声告白》的畅销,让人好奇如今华裔作家乃至他们的作品,在欧美文坛究竟地位如何? 

    “其实真正做到融入美国文坛,仍然有难度的。”一位从事国外作品译介引进的编辑告诉记者,“早年的华裔作家刚到美国,遭遇文化隔阂之外,还遇到了语言的难题,无法用英文流畅写作可能是当时最大的困境。虽然此后这样的境况有所好转,能自如用英文写在美华人的那些故事。”谭恩美的《喜福会》就登上美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描写亚裔美国人的生活和她们所面临的文化冲突,是真正跻身“畅销作家”之列的华裔作家。“此后,华裔作家写作的主题也不再局限于华人的世界,但是想要真正融入仍然需要时间。”

    来源:金陵晚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