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他们期待走出“精神孤岛”——关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19  责任编辑: 李艳娜

    今年30岁的小陈是北京市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很少有人相信,这位工作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年轻人竟是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2005年那会儿,他的病情严重,甚至大吵大闹到惊动居委会干部和派出所民警,两次被送进了专科精神病医院治疗。”尽管已过去10年,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副院长李文秀对小陈的病情记忆犹新。

  李文秀告诉记者,自2011年起,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在全区开展有关精神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健康教育工作,现已建立29家社区日间精神卫生康复站,10家居住型精神康复站。

  “2006年,小陈的妈妈主动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每周有3天时间。患者们聚在一起学英语、学做饭、做手工、看电影,接受免费服药指导。”李文秀说,经过3年的康复锻炼加药物辅助,从一开始抵触一切、不愿吃药,到后来主动吃药、还能帮妈妈做一些事情,小陈的病情逐趋稳定,至今没有复发,还参加了成人自考。

  2009年,海淀区建立了较专业的社区康复站,小陈自告奋勇成为志愿者。他时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病人,让他们不要放弃希望。

  和许多患者相比,小陈是幸运的,他有亲人的支持和陪伴,也有社区的包容与接纳。

  “在病人需要治疗的时候,有专业人员来帮助他,有家人来关心他。大部分病人是可以通过治疗控制住病情,甚至能给社会做些事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何燕玲说,影响精神卫生患者康复的因素很多,除了疾病本身、治疗方案和疗效差异外,过度关注和忽视均不利于康复。最理想的方案就是要让病人重返原来的社会状态,由康复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诸如社交能力培养、职业训练等支持。

  据专家调查,在我国农村,由于治疗条件、生活状况的制约,很多重症患者只有被家人拴上脚镣、锁在笼中;一些患者因为无人照料流落街头,往往成为暴力伤人的肇事者。

  对此,医生心痛不已。“这些人是被社会忽略的人群,因为怕别人看不起,怕社会歧视,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李文秀说:“可实际上,他们的心是善良的,给点阳光就灿烂。”

  “我真希望自己能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2013年开始在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康复站进行训练的红燕对记者说,“以前,我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干一件事每5分钟或者10分钟就要歇一歇。现在我至少能坐住2个小时,双手也很灵活,可以教其他病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在医生的帮助下,我还在报纸、书籍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这位年轻的姑娘带给家人的是惊喜,带给大夫的是信心。“也许,他们不能彻底恢复为正常人,但是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享受到了应该享受的社会生活,这也是康复的衡量标准。”李文秀说。

  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基于社区的精神障碍康复中心。在北京,一些区县已试点建立精神残疾人“中途宿舍”,通过轮班制的家庭角色扮演,帮助病人进行最基本的生活适应;在上海,“阳光心园”配置课桌椅、乒乓桌、健身器材和书报栏等,每天为病人安排艺术教育与交流休息相结合的科学作息。这些保留社会功能的康复训练,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逃离病魔,给家人带来越来越多的感慨和惊喜。

  “一辈子也没想到还能吃到侄女做的饭。”一位患者的姑姑说,因为孩子的爸爸患精神障碍住院已20年,丧失社会能力,本来也觉得孩子和爸爸一样没希望了。

  “孩子现在在街道兼职当协管,一个月1000多元的收入,至少能养活他自己了,生活真是有希望了。”一位患者的妈妈说。

  希望,对于这些困在“精神孤岛”中的人,就是走出封闭的自我,回归正常的生活。“我做志愿者,就是希望他们也和我一样,乐观地面对生活,积极地对抗疾病,自信地融入社会。”红燕说。

  十几年过去,病人来了又走,很多人的面孔淡忘了,但是他们的笑脸,李文秀都印在心里。“最难忘的是在一次北京市精神康复技能大赛上,小陈和妈妈一起跳的那支舞——《鸿雁》。我亲眼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过来,就像一只折翅的大雁,伤愈恢复,再次展翅,自由飞翔。”

    来源:新华网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