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爱心在这里传递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襄阳公益行动启动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11-25  责任编辑:楚丹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刘尚君)11月23日,襄阳迎来了第一场雪,虽然气温骤降,但却挡不住扑面而来的暖意。上午9点半,“授渔计划·温暖工程”襄阳公益行动拉开帷幕。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襄阳公益行动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襄阳日报社、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北京授渔计划公益促进中心共同承办。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襄阳公益行动启动。

近年来,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的支持下,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已在湖北省襄阳、恩施、十堰等多地实施“授渔计划·温暖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的困难学生得以继续完成学业,留守家乡的老人也持续得到关怀。截至目前,“授渔计划·温暖工程”仅在湖北省就已开展公益活动筹集善款1400余万元,资助困境学生5300余名,帮扶留守老人近3000名。

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雷邦贵致辞。

活动当天,为更好地帮扶湖北襄阳、利川等地的困难学生,来自襄阳市的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作为常年支持“授渔计划·温暖工程”项目的爱心企业,北京爱普电力股份公司、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市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现场结对进行捐赠。当日,爱心企业共捐善款41.3万元。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为爱心企业家颁发“公益坚守者”荣誉证书。  

爱心企业代表项目为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据悉,为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携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授渔计划公益促进中心等共同实施“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金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已在多省欠发达地区援建了268间“双师课堂”教室,不仅可以让山里的孩子们分享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帮助当地老师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系统学科教师培养课程,实现教学教研水平持续提高。在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支持下,项目已在湖北襄阳、恩施利川等地开展,并完成了首批49间“双师课堂”教室的援建工作。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雷邦贵、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代表项目现场向对口帮扶地区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捐赠价值245万元的“双师课堂”教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士英致辞。

“大家好,我是湖北省利川市第一民族实验小学的学生,希望大家有机会来我的家乡作客!”在北京百家双师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和系统支持下,活动现场的嘉宾与全国5所学校的师生通过“双师课堂”教室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相信随着双师课堂的推广,一定可以让知识少走一些弯路,到达更远的地方。

有了“双师课堂”教室,城里优秀的音乐、美术等课程老师也可以实时为乡村学校学生授课了。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的结对帮扶下,南漳县赵店小学老君店村教学点的孩子每周都能享受到专业老师上的美术和音乐课。现场,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任陈南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士英、襄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会龙共同为参与“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项目的老师们颁发志愿者聘书。

代表向结对帮扶地区学校捐赠“双师课堂”教室。

此外,“授渔计划·温暖工程”爱普电力关爱老人的活动在枣阳开展,北京爱普电力股份公司董事长陈国栋为西赵湖村360位老人发放了每人500元的敬老金和慰问品。这已是陈国栋连续9年为村里老人开展爱心捐助,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关爱与温暖,也从实践上引导下一代尊老、敬老、爱老。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持续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教育公益发展的人,项目才能稳步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表示。

活动现场,通过“双师课堂”与5所学校的师生实时互动交流。

本次活动由央视主持人高潮东主持。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雷邦贵,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士英,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任陈南军,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党派处一级调研员颜卫国,中共襄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白继平及襄阳市、枣阳市、恩施州等地相关领导及嘉宾,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的老师和同学参加活动。

襄阳德昌鸿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湖北四季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智拓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华艺行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湖北超越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家盛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江南先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参与活动。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