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称为医患之间“摆渡人” 医务社工陈琦的一天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11-05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
如今,在本市部分医院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白大褂却不是医务人员,他们从患者就诊、住院到走出医院大门,提供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他们是医务社工,作为医生的帮手、患者的朋友,用专业、细致和耐心,织就医患之间的情感纽带,让诊疗服务变得更有温度。日前,记者跟随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的医务社工陈琦,一起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上午8时 和大夫一起查房 早上8点整,在铁营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务社工陈琦跟着神经内科的医生在查房。 病房里大部分患者都存在因脑血管病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比如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中一些卒中患者,如果短时间内很难接受自身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还有些患者住院时间久了,时常牵挂家人……因此,每次查房时,陈琦都会精神高度集中,仔细倾听、判断患者是否有情绪问题,尽可能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帮他们打开心结。 在神经内科病房里,77岁的王大妈脑梗发病20多天了,尽管已经在做康复治疗,可她的左腿和左臂仍使不上劲,活动很吃力,这让老人情绪一度很低落。 “大妈,您昨晚休息得好吗?”待医生与王大妈交流完病情,陈琦走上前,轻声询问。“前两天身上起湿疹,睡得不怎么好,这两天吃了药,睡觉好些了……就是这腿老也不好、膝盖疼……”说着,老人坐在床上抹起了眼泪,“老头子84岁了,我住院以后,他一个人在家,孩子们也不能总过去,我这心里着急……” “大妈,治疗还需要一段时间。你要保持心情愉快,好好配合医生治病,咱们才能早点回家……”陈琦一边用手帮老人捋着后背,一边轻声安慰,“来,大妈,咱们一起活动活动手指,伸出两只手,一加一等于二……对,很好……”很快,老人的注意力成功地被这段“手指操”吸引过去。 走出病房,对于王大妈的情况,陈琦脑子里已有了一套帮助方案。“要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地住院治疗,先得解开她的心结。”陈琦跟同事商量,要找时间去王大妈家做一次家访,详细了解她老伴和子女的情况。再看看老人的居住环境有没有防跌倒设施,一日三餐是怎么解决的……对于独自生活确实有问题的老人,还需要跟社区居委会沟通,帮助老人对接“社区小饭桌”等社会资源。 上午9时 为志愿者后勤服务“补位” 查完房,9点左右,陈琦和同事匆匆来到位于医院大门口的导诊台。在那里,身着深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和流调筛查。 这些志愿者都是医务社工们手把手带出来的,其中不少人是来自周边社区的热心居民。在医务社工的带动下,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在提升医院人文环境的同时,也成为了医院的名片。 “我想约个核酸检测,具体是什么流程呢?”“您可以在网上提前预约,每周二、周四和周日都有……”看到志愿者正在忙,陈琦主动上前帮忙。 平日里,医务社工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志愿者们做好后勤保障,例如天冷了要及时给他们增加衣物、准备热水,在他们忙不过来或遇到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时,要及时补位并施以援手。“我们每天抽空就会过来转一圈,这样心里踏实。”陈琦说。 上午10时 帮患者做游戏理疗康复 10点多,在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里,93岁的于大妈正躺在病床上闭目养神。 “阿姨,您好!我是小陈,还记得我吗?”“记得,上次和你一起来的还有个姑娘,小姐俩……”“对!”难得于大妈这次记得自己,陈琦很开心。她搬了把椅子坐在床旁,开始了当天的“话疗”。 “老人是一位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有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经常会犯糊涂,不记事……”神经内科主任李宁介绍,医护人员平时都忙于在病房治疗、护理患者,只有医务社工有空过来陪老人聊聊天,帮老人锻炼认知功能,改善睡眠情况。“对我们医生来说,医务社工是个好帮手。” “阿姨,您这两天是不是理发了?”“咱们上次一起做的手工您放哪儿了?”……记者发现,在跟陈琦交谈时,于大妈像个小孩子,说到高兴处会不时用手比画两下,眼里也有了神采。尽管老人常会答非所问,可陈琦始终微笑着耐心倾听。 临走前,陈琦叮嘱老人一定要乖乖吃饭,好好睡觉。“您有空再想想过去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下次再讲给我听哦!”老人一个劲儿冲她点头。 回到办公室,陈琦顾不上喝口水,又开始核对当天的日程表。“下午还约了一位心理测评的患者,一个个案回访……”她说。 记者注意到,办公室的柜子里放着各种漂亮的彩纸、胶棒、水彩笔、剪刀等,很像幼儿园里的手工区。这时,陈琦的电话响起,康复科一位患者需要医务社工配合做一些认知功能锻炼。于是陈琦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工具包,“转战”至康复训练大厅。 在这里等待她的,是69岁的邵大爷。 老人今年5月份突发脑梗,待病情基本稳定后一直在铁营医院做康复治疗。刚来时,邵大爷左侧肢体功能受限,连站都站不起来。做了十来天康复训练,他很快能站起来了,现在除了左手僵硬、使不上劲以外,老人生活基本能半自理了。 “大爷,咱们今天一起做个小手工吧。这是一个大红色灯笼,做好了就送给您,可漂亮了。”说着,陈琦从随身的手袋里“变”出一堆漂亮的手工材料。 陪着邵大爷做完灯笼,时间已临近中午。“大爷,咱这左手越不吃劲儿,就越得多活动,比如自己动手系扣子、打绳结什么的,都能帮助您早日恢复……”陈琦说。 下午2时 探访独居老人为其解忧 下午2点,74岁的患者杨大妈敲开了医务社工办公室的门。“闺女,咱娘儿俩好久不见了,都想你了……”见到陈琦,杨大妈特别开心。 “您最近血压怎么样?”“有点高,一直在吃降压药。”“那您可得多注意了,最近饮食方面吃的别太咸、太油,多吃蔬菜……”说着,陈琦拿出血压计,动作麻利地给老人测起血压。 “这闺女,帮了我好多忙……”杨大妈老伴去世,儿子又不在北京工作。长年一个人生活,加上患有高血压等慢病,让她心情很低落。一次就诊时,杨大妈被门诊医生转介给了医务社工陈琦。自此,这个热心、善良的女孩就像一道光,投射到杨大妈的生活里。 发现老人没有稳定收入,且情况符合低保条件,陈琦提醒她联系街道有关部门做低保申请。如今,老人每个月都有了1000元的低保收入。陈琦不但去杨大妈家做家访,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老人。“您一个人住,又有高血压,万一有急事儿,就联系我。” 今年4月份,本市医院全都改成了网上预约挂号,这可难坏了杨大妈。情急之下,她试着拨通了陈琦的电话。当天中午,陈琦便利用午休时间,骑车去了老人家,手把手教会了老人网上挂号。 后来,在陈琦的鼓励下,杨大妈还加入了铁营医院的志愿者团队。“我们娘俩经常联系,在我心里,小陈像亲闺女一样亲!”杨大妈亲热地拉起陈琦的手。 当天下午,送走杨大妈,陈琦还约好了给一位患者做心理测评。这也是铁营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医生接诊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时,会第一时间转介给医务社工。通过全面评估,医务社工会为他们建立一个“身心档案”,并对其中有轻度情绪问题的人进行心理疏导。 直到下午4点多,忙碌了一整天的陈琦,才终于松了口气。今年29岁的她,已在医务社工的岗位上工作了4年多。在她眼里,医务社工就像医患之间的“摆渡人”,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又能促进医患沟通和理解。 数据 全市专业医务社工3.63万人 如今,本市许多医疗机构里,都能看到医务社工们的身影。当医生专注疾病诊治时,他们会帮助跟进患者需求;当患者情绪低落时,他们会及时给予安慰、帮助。医务社工已成为了化解看病难题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获得社工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已达3.63万人。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近日印发的文件,本市将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到2025年,将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 本报记者刘欢方非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