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外“橙房子”:志愿服务温暖城市 打造市民公益聚集平台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10-30 责任编辑:楚丹 |
在朝阳门外大街的东西两头,东大桥路口东、朝阳门桥东两处可以看到由橙色作为主色调建成的“橙房子”,这是朝外街道为了方便行人推出了两所志愿者服务站。 今年,是“橙房子”成立的第八个年头,八年来橙房子里的志愿者,从最初的百人,到现在的410人。是这些志愿者,坚守在“橙房子”,为过往行人提供服务、帮助。是他们弘扬了“橙房子”的精神、是他们用微笑传递着温暖、是他们在“橙房子”散发着光芒…… 80岁的吴玲君阿姨,是吉庆里社区的一名老党员,2012年8月8日“橙房子”成立,她便报名参加了。“橙房子”分东、西两站,她一直担任橙房子西站的站长。她说:“在朝外,来往的人很多,我们“橙房子”可以为过路人提供多种服务,如城市景点、行车路线咨询;自行车打气;外用药品供应;冷热饮用水供应等。记得有一次,有一位中年妇女走到我们橙房子,询问朝阳中医院怎们走,我们看她脸色不好,为她拿来了马札,并递上了一杯热水,后来,她跟我们说‘一杯水、一个马札,温暖了我的心,也让我感受到了首都的温暖……’她充满感激的眼神,一直激励这我,做好这份志愿服务。” 韩德祥叔叔今年65岁,是吉庆里社区的一名退休党员。他说:”“橙房子”成立至今已经8年了,作为最早一批志愿者之一,我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定要讲“诚信”。我们这些来橙房子工作的志愿者,本就是不图钱、不图利的,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还要做到最好。在“橙房子”经常会收到捡到的钱包、钥匙、身份证等物品,我们都会联系街道领导、片区派出所帮忙联系失主,并将失物及时还给失主,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橙房子”是一个服务窗口,对于外国人它代表着中国;对于外地人它代表着北京;对于北京人它代表着朝阳;对于朝阳人它代表着朝外……在“橙房子”有好多志愿者年过花甲,但是他们还是积极的来这里值守,用心对待每一位寻求帮助的人。” 欧阳桂珍阿姨,62岁,是三丰里社区居民。她说:“我来这里当志愿者这几年,别人的笑脸就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朝外是个繁华的地段,而“橙房子”在朝外是不可或缺的。“橙房子”每天人最多的时候是上午10:00至11:00、下午14:00至15:00、以及周末。通常问路的比较多,其次就是给自行车打气和寻找充电宝的……近年来,手机功能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款高科技产品,很多路人来橙房子寻求充电帮助,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家,“橙房子”也在与时俱进,增加了“云充吧”,为过往行人提供共享充电宝。一声“谢谢”、一个“笑脸”,会让我觉得很欣慰,并且充满干劲儿,服务也会更有动力。” 孙淑云阿姨今年68岁,是芳草地社区党委第一党支部的书记,也是橙房子东站的一名站长。“2001年申奥成功,我就申请做一名志愿者,在“橙房子”服务也已经8年了。我受过专业的志愿者培训,一直用规范的志愿服务标准要求着自己。我的父母都是老党员,我是1984年入的党,一直秉承着“做好人、做好事、为人民服务”的准则。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地来京的母亲抱着正在发高烧的孩子来到“橙房子”寻求帮助,孩子是突发高烧,母亲第一次来京,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便给她推荐了儿研所就医,并帮她叫了车,指明了方便走的路线。我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正能量,别人得到了帮助,解决了困难,我也会很开心。” 天福园社区的田文萍阿姨,75岁。她曾身患癌症,治愈后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橙房子”值班从不缺席。她说:“退休后,我觉得我还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于是便参加到了“橙房子”志愿服务中。“橙房子”是个快乐助人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乐于服务每一位市民,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朝外的温度、首都的温度、中国的温度……记得去年70大庆的时候,从9月初开始,因为国庆活动需要排练,我们朝外也多了很多的路人。而我们橙房子的志愿者全员出动,增加服务时间,为过往行人提供帮助、维护秩序……直至十月中旬。这段时间,虽然很累,但退休的我,还能为祖国发挥自己的余热,我觉得很荣幸、也很激动。” 八年来,这些志愿者用热忱的服务、灿烂的微笑,将“橙房子”塑造成为了一个市民公益聚集的平台,也成为了朝外地标性的建筑。除此之外,来自朝外街道的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多方志愿者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在这里为过往行人提供问询、供应便民物品、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政务咨询等五大常态服务。 目前,“橙房子”志愿者注册人数440余人,其中,朝外七个社区的居民志愿者有200多人,另外的200人中,不光有辖区单位职员,还有在校大学生以及陈经纶的学生们。他们的加入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鲜力量,也彰显了青春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