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光盘行动”后,厨余垃圾少了!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9-29  责任编辑:楚丹

阅读提示

“舌尖上”的浪费有没有减少,厨余垃圾是一项重要检验指标。近来,全国多地提出要求,把制止餐饮浪费与推动厨余垃圾减量结合起来。记者走访北京集体用餐单位、星级饭店和居民社区,发现厨余垃圾已经开始减少。

9月25日晚上7点半,齐师傅看着最后一桶厨余垃圾倒入环卫车的回收罐内,满意地收拾好空桶准备下班回家。“今天只倒了7桶,最近几天都是这个数,厨余垃圾的回收量减少得非常明显。”小小的细节让齐师傅直接感受到了反对餐饮浪费的成效。

“舌尖上”的浪费有没有减少,餐厨垃圾是一项重要检验指标。近来,多地盯上了餐饮浪费的“最后一公里”,对厨余垃圾减量提出要求。在北京,刚刚制订发布的9个场景“光盘行动”指引强调,要加强对厨余垃圾的追踪分析,做好厨余垃圾减量工作。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访北京集体用餐单位、星级饭店和居民社区,发现“光盘行动”已经开始在厨余垃圾减量上显现成效。

单位食堂一周减少35桶厨余垃圾

齐师傅工作的六铺炕餐厅,归属中国华油集团阳光餐饮公司燕京分公司,承接周边大大小小22家单位职工的早中晚餐用餐需求,日用餐人数达1500人以上,采用全自助用餐方式。据齐师傅介绍,以前餐厅每天的厨余垃圾达到8桶,每桶都是满满当当的50升,拖动搬运非常费劲。

为践行“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8月以来餐厅挂出了横幅,发布了倡议书,餐厅内的电视不断播放相关宣传片,前厅还设置了10名反浪费监督员。“现在后厨前厅加起来也就是7桶,有时候只有6桶。大家吃得干净,收拾起来也轻松。”齐师傅说。

餐厅经理赵鹏向记者表示,为了减少浪费,餐厅围绕后厨加工和前厅用餐两个主要环节动起了“小”心思。在后厨倡导提质增效,例如把菜梗洗净腌制成小菜;前端用餐方面,从取餐、用餐到回收,全程引导和监督。“屡次发生严重浪费的,会通过工作单位加以提醒,情节严重将进行锁卡限制。”赵鹏说。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要求每家餐饮部每天汇报厨余垃圾回收量,作为测算节约行动成效的重要指标,并与厨余垃圾合同金额的划拨直接挂钩。阳光餐饮公司副总经理张卫介绍说,该措施实施的第一周,整个分公司20多家餐厅的厨余垃圾回收量就减少了35桶,现在每周厨余垃圾回收量已稳定控制在185桶左右。

饭店厨余垃圾回收减少五分之二以上

9月18日上午,开门营业前,北京全聚德和平门店前厅服务部的郭红戴上了“制止浪费监督员”的新名牌。现在,她除了提供餐饮服务外,还要引导顾客“做减法”,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并监督同事们履行“光盘行动”引导职责。

郭红是餐厅新设置的10名“制止浪费监督员”之一。用餐结束时,郭红鼓励顾客积极打包剩余餐食,免费提供打包袋,并赠送“节约标兵”小标牌以及便利贴等小礼物。“集团总部针对本次‘光盘行动’,在菜单制订、餐具、服务人员、用餐打包等各个环节都加大了推行力度。”郭红表示。

最近,这家老字号餐企刚刚使用了新的菜单。记者在新菜单上看到,避风塘鸭舌、锅巴咖喱虾等经典菜品均推出了小份菜,并配有相应分量的图示。据门店常务副总经理王亚敬介绍,6月24日,全聚德集团就统一启用小份菜的菜单,并推出鲍鱼红烧肉、烤鸭汤等冷热菜的一人份套餐,菜量是平常量的三分之二。

“通过主动打包和剩余菜品合理归类等做法,我们店的厨余垃圾回收量减少了五分之二以上。”王亚敬表示。

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为厨余垃圾减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餐饮企业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赵鹏表示,浪费减少了,对餐厅经营而言有明显的好处。“大家不挑食、不浪费,食材的利用率就能大大提高;厨余垃圾少了,餐厅在环卫方面的开支也就减少了。”

“厨余垃圾清运需要饭店提前做好垃圾分类,而合理点菜、积极打包等一系列措施带来的厨余垃圾减量,实际上方便了服务员撤台、清洗,给餐厅的垃圾清运等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王亚敬表示。

9月18日,北京市发布了9个不同场景“光盘行动”指引。9个指引均提出,加强对厨余垃圾的追踪分析,做好厨余垃圾减量工作,厨余垃圾交由有资质的收运单位送往资源化处理设施处置。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表示:“指引的制订突出把制止餐饮浪费与推动厨余垃圾减量结合起来,推动全社会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社区里,相关工作已经开展起来。王平是赵家楼社区小羊宜宾4号楼的楼长,也是社区的垃圾分类大使。

“我们社区有3座绿色生活驿站,驿站专门设有厨余垃圾区域,居民拿来的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称重后计入积分卡系统,居民可凭借积分兑换卫生纸、洗衣液、粮油等相应物品。”王平表示,有很多居民办理了积分卡,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大家去绿色生活驿站兑换奖品时满是欢喜。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