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公益模范>
“最美教师”刘秀祥:我愿是贫困地区的一颗火种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9-24  责任编辑:楚丹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杨兴旺查了197次,终于看到考生录取信息栏状态发生了变化:录取专业类别:音乐类;录取院校:贵州民族大学。

他要上大学了。

教师节那天,杨兴旺回到母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第一次见到了属于他的录取通知书。此前一个月,他在宁夏打工,帮人摘菜,挣点学费。

这天,杨兴旺也再次见到了恩师——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遇到他,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杨兴旺说。

千里背母上大学,他离开却又归来

望谟县是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县。这里山高坡陡,沟谷纵横。2014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为33.74%。

对望谟人来说,刘秀祥是符号,也是标杆。

他是全国道德模范,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就在前不久,他获评2020年“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生于云贵高原深处的小山村。命运很早就对他露出狰狞面目:4岁,丧父;10岁,哥哥姐姐突然离开,母亲精神失常,刘秀祥成为家里唯一劳动力。

他想尽办法谋生。挖药材、捡废品、打零工、做家教……抬过钢筋、睡过猪圈。

求学路,也走得跌跌撞撞。

2008年,刘秀祥考上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现山东临沂大学)。他决定将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带在身边,千里北上。在打工赚去往山东的路费时,这个孝道故事被媒体挖掘、报道。一下子,刘秀祥成了名人。

当年,他几乎是拼尽全力才离开大山,逃离灰暗的少年时光。但4年之后,在面临人生职业选择时,刘秀祥选择了归来。

他回到望谟县,当了一名特岗教师。“特岗计划”始于2006年。该计划每年通过公开招考选聘数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贫困县农村学校任教,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中西部农村贫困和边远地区予以特殊支持。

特岗教师3年为一个任期。到期后,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刘秀祥想以自己的经历作为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梦。他认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愿意做燃灯者,他想告诉孩子们——我都可以,你们怎么不行?

每个孩子都值得更好未来

刘秀祥很快在望谟民族中学被委以重任。工作第二年,他就被提为学校中层,负责了德育处、政教处、团委、历史教研部等多个部门的工作。

他当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家访。其实就是做思想工作,把孩子们拽回课堂。“读书有用,为什么有用?因为,如果我不读书,我可能还在种地,还在放羊喂猪。”刘秀祥拿自己举例。

“刘秀祥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望谟县本地一位干部感慨,“他是大家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啊,你看得见,不是虚的。”

3年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刘秀祥留了下来。

他是望谟县的名人,他也把这份影响力,转化为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帮助。几年来,他在望谟县牵线资助的学生已经近2000名。

杨兴旺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刘秀祥调任新建的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艺术生杨兴旺是刘秀祥担任班主任的复读班里的学生。

今年1月,杨兴旺的艺考成绩出炉,考得不错。离实现梦想只差一点点,他却犹豫了。“4年后,家里面会因为我变成什么样子?”懂事的杨兴旺不敢往前了。

杨兴旺在家排行老五。母亲已在几年前病逝,父亲没有稳定工作,弟弟早早放弃了学业,在外务工。哥哥试图支撑起他的音乐梦想,但哥哥本身生活并不宽裕,还有孩子需要拉扯。

他想去打工,给家里添一份收入。但刘秀祥一直给他打电话。耐不住老师的“连环催”,杨兴旺犹犹豫豫回到学校。当时,他身上只有800元钱,只够交高三下学期的学费。

交了学费,就分文不剩。

“太难了。”杨兴旺哭着去找刘秀祥,向他坦白了自己的困境。

刘秀祥跟他说,你等等,我想想办法。

过了一两个星期,刘秀祥找到杨兴旺:“我这边联系了一个上海的老板,他愿意资助你。”不久后,这位好心人就给杨兴旺打了3000元钱,并愿意资助他到大学毕业。

在望谟县从教8年,刘秀祥也亲眼见证了这个深度贫困县在发展教育上做出的努力。

20年前,望谟县高考本科过线人数为0。后来,望谟县委、县政府倾全县之力,把最好的地块、最多的资金和最多的编制,给了教育。他们认为,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

2020年,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1267人,本科上线率从2015年的12.26%(全州排名第八)上升到2020年的63.44%(全州排名第三)。2019年,望谟县贫困发生率也已经下降至3.61%。

“人生无论多艰难,趟过了泥泞,就是光明。”刘秀祥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贵州望谟。”

记者张盖伦何星辉金凤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