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开启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9-10 责任编辑:楚丹 |
夏末时节,记者在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看到,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厂房外的“扶贫车间”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忙着裁剪、缝制、熨烫,一块块彩色的布料在她们灵巧的双手下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衣裤。工人王兴莲告诉记者:“我们的订单是一年一交,现在正是活儿最忙的时候。” 作为地道的本康沟村村民,王兴莲曾长期外出打工,除去各种开销,省吃俭用也只能勉强度日。而且长期漂泊在外,对家的思念日甚一日。去年,王兴莲回家过年时发现,家门口有了制作服装的扶贫车间,在这里上班的人每月都能挣两三千元。她动心了: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也需要人照顾。如果能在这里工作,岂不是既有了稳定的收入,又可以照顾家人?于是,她决定到车间务工。王兴莲说:“能天天看到家人特别是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在这里,王兴莲的经历不是个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许多需要脱贫致富的农民来说,家门口缺机会,出远门有顾虑,总是陷入两难。很多务工的农民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外打工,表面上看收入高一些,但开销也大。如果可以在家门口工作,不用租房子,积蓄不见得比外出打工少,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照顾家人。 家门口就业,需要产业托底。本康沟村地处化隆县扎巴镇浅脑山,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贫困面广,全村共有精准扶贫户32户、112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务工收入。“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这是本康沟村第一书记多杰冉丹铭记在心的一句话。他告诉记者,2016年青海省西川监狱作为扶贫联点单位,为本康沟村帮扶捐赠了缝纫设备42台,将村里的党员活动室改造成服装加工车间。2017年,村里以此为基础,同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设为服装加工基地,并免费为当地50名村民进行了缝纫设备操作和服装裁剪的培训。 村支部书记马明龙说:“车间有两条民族服饰生产流水线,可以加工生产4万件袍服、2万件巴服、1万件马来服,订单每年年初就订好了,年底统一出售。现在,车间为哈尼福公司生产的裤子已销往义乌、新疆等地,还远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工人的收入很稳定。” 来车间工作后,每天充满了干劲,46岁的钟莲喜与71岁的母亲贺宝兰都在村里的服装加工厂上班,近几年,全家收入翻了几倍。 “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啊。”贺宝兰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三年前村里有了扶贫项目,服装加工车间一开张,她就和女儿、儿媳妇一起到车间当起了缝纫工。这两年,村里又搞起了乡村旅游,贺宝兰又抓住机会,在村口开了一间小超市,她说:“在车间每个月都有1200多元的收入,小超市也有三四千元的入账,现在我不靠子女,靠着党的好政策,靠着自己的双手,我这个70多岁的老太太也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远离过家乡才知在家的好。“能在家门口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我知足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秀芳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激动地说:“家里要供帮两个孩子上大学,每月给他们的生活费就要2500元左右,丈夫在外打工,每月挣3000多元,加上我在车间每月挣的2000多元,基本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学个手艺好啊,我以后就想在这里干下去。” 据了解,本康沟村原本是化隆县重点贫困村,于2018年10月实现脱贫。如今,村服装基地采取“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精准扶贫模式,长期为留守的村民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工作机会。下一步,本康沟村将在建成的乡村民俗旅游村的基础上,在加工车间内设立服装加工体验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并继续发挥好扶贫车间的带动模式,吸引周围村庄的闲散劳动力前往车间务工就业,实现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看到,小小的车间内繁忙的生产线,已成为村里妇女们在家门口架起的一道通往小康的“幸福桥”。在家门口奔小康,带来的是稳稳的幸福感,也为小康生活添了一丝团团圆圆的暖意。(记者王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