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画、竹编灯笼……这里的残疾人巧手织出美好生活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7-30 责任编辑:信子维 |
新华社成都7月28日电(记者陈健)几根细长的青黄色篾条,在手指间缠绕、飞舞,一会儿工夫,原本杂乱无序的篾条逐渐显露出灯笼的模样……这是51岁的残疾人王志成在指导几名妇女编织竹灯笼。 王志成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居民,多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的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但这个当过兵的汉子,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凭借灵巧的双手,王志成不但自己靠竹编闯出一番事业,还带动周围的人就业增收,共创美好生活。 青神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竹产业是四川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说,青神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现有史料,早在唐代,青神县就有对竹编的文字记载,古人用竹条编竹席坐卧,编簸箕养蚕,编筐盛物,编扇子纳凉。 王志成有着过硬的竹编技艺,2015年,他自筹资金30万元,成立了青神县瑞青竹艺灯饰有限公司,开始生产竹灯笼。“以前不太会用手机,为了更好地联络买家、获取订单,我现在学会了在QQ群、微信上接单,还找了几家线上代理商。”王志成说。 在青神县从事竹编的,很多是留守妇女和残疾人,采取的是居家灵活就业的方式。7月27日下午,在青神县青竹街道红桥社区居民李惠明家的院坝里,堆放着竹篾原料和十余个冬瓜形状的竹灯笼,她和几个姐妹一边聊天,一边忙着手里的活。 李惠明和姐妹们编织的竹灯笼,就是通过王志成的公司在电商平台卖出去的。“我从事竹编已经20年了,最开始编平面竹编画,但是竹编画所用的竹篾太细、太费眼睛了。后来我转为编织竹灯笼,时间灵活,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同时,也把钱挣了。”李惠明说。 目前,王志成已带动青神县80余名村民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生意不好做。好在县政府给我们办理了通行证,让我们去农户家中收运产品、发放原料都比较顺畅。下半年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王志成说。 在青神县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年轮竹艺坊里,48岁的残疾妇女兰和平正在编竹编。只见她两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竹灯笼便初具雏形。“编竹编很适合我们残疾人,我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兰和平说。 兰和平是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村民,她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不能行走。过去,她多次外出务工,都被用工企业拒绝。直到2012年,青神县大力发展竹产业,启动了竹编免费培训,兰和平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终于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 年轮竹艺坊创办者徐建兵也是一名残疾人。徐建兵说,竹艺坊承接电商企业订单,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去年各式竹编产品卖了上万个,竹艺坊带动了2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大部分是残疾人。 青神县林业和园林局局长万红缨说,利用林地发展竹产业,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能够创造更多绿水青山。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接近50%,全县竹林面积达到20万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