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援疆教师群像扫描:“我只是到了需要我的地方”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7-13 责任编辑:信子维 |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2日电(记者杭芮、阿依努尔)“江南就好像一幅工笔画,亭台轩榭,精致考究;而南疆就好像一幅写意画,大漠戈壁,气魄雄浑。”曹恒斌如此描述他心目中的“江南”与“南疆”。 曹恒斌来自江苏盐城,现任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三小学副校长。去年底结束首批“万人援疆计划”的援疆教师工作后,曹恒斌选择了“续约”。 2018年8月入疆以来,曹恒斌一直致力于将江南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南疆这片深度贫困地区。他带领其他教师在学校开设了20余个阳光社团,包含茶艺、陶艺、刺绣、书法、淮剧等,“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为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而现在可以亲身尝试。每周举办社团活动,孩子们几乎都是扑上去的。” 学生们高涨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曹恒斌的想法。这次归来,他带来了为学校量身定制的《经典咏流传》唐诗吟唱和《克州三小书法教程》校本课程。60集的书法视频是曹恒斌在盐城邀请书法老师精心录制的,从一笔一画开始教起。 来自江苏常州的援疆教师陈雨薇则为传播江南刻纸艺术煞费苦心。今年来到新疆前,陈雨薇了解到乌恰县实验小学将创建“最美西极学校”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其中就包含常州传统文化刻纸技艺。了解到学校缺乏相应师资,身为科学老师的陈雨薇干上了美术老师的活,“学校需要什么,我就去学什么。” 利用假期,陈雨薇联系上了当地的刻纸大家殷明欣。得知有机会将刻纸技艺传授给新疆的孩子们,殷老先生连连点头,将陈雨薇收为弟子,把刻纸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 江南文化的种子撒下了,可不能缺水。阿图什市昆山第二小学校长董萍带领9名援疆教师成立“润莲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将太湖的“水”引到了南疆大地。董萍介绍,“润莲”取“滴水润下,雪莲盛开”之意,旨在将江南文化和教育理念传授给当地老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董萍说:“希望我们回去之后,这支骨干教师队伍能让这股‘太湖水’继续流淌,使‘雪莲花’尽可能多地绽放。” 江苏援疆教师不仅上得了课堂讲坛,也下得了田间地头。来自江苏南通的肖锦就常常扎在田里,因为他说“不能在黑板上种田”。 作为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农学老师,肖锦不仅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还常常给当地农民上课。他感叹:“2018年刚来那会儿,发现这里农产品品质特别好,可连个名字都没有,种植非常粗放,农民也没有商品意识。” 秉持着“以农富农”观念的肖锦开始在学校里建立实验室、开辟实训基地,在校外培训当地农技员、推广农业技术,“这些农技员学习热情非常高,积极跟我互动,还认真记笔记。我要让他们相信农业是可以致富的。”带着这样的信念,肖锦开始了他的第二段援疆教师生涯,“我还有新技术没教完,还有新品种没引进,如果这段时间还不能完成我的设想,我可能会继续留下去。” 203名江苏援疆教师的可爱之处各不相同,但被问及选择援疆的原因时,他们的答案却意外相同——“我只是到了需要我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