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垃圾分类志愿者“缺人” 上海小区怎么破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6-30 责任编辑:信子维 |
在徐家汇花园小区,志愿者将错时禁止投放的牌子插在关闭的投放窗口上。 陈玺撼 摄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将满一周年,上海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高涨,截至去年年底,超过95%的居住区市民自觉正确地参与了垃圾分类投放,全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了90%以上。 成绩背后,有一批人在默默“负重前行”,他们是各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去年,上海构建了市、区、街镇三级共3万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体系,38万人次参与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在他们的指导和监督下,上海垃圾分类进步显著。 但部分小区因为志愿者平均年龄较高、环境条件艰苦、志愿服务时间与个人作息冲突等原因,开始出现志愿者队伍缩减的问题,这对一些仍需“鞭策”的小区而言,会造成一定影响。 “缺人”的问题,上海小区怎么破? 缺人手,周边共建单位贡献外援 昨天早晨,尽管大雨瓢泼,但徐家汇花园小区的两个垃圾箱房前,没有一名志愿者缺席。 只要查一下志愿者排班表,就会发现该小区有多“缺人”:小区共有两个垃圾箱房,志愿者一天服务8个小时,1个小时一班,每班两名志愿者值守,仅1天就“消耗”掉32名志愿者。以该小区现有100多位垃圾分类志愿者计算,每3天到4天,每个人就要轮到一次值班,志愿服务的强度不小。 但在汇园居委党支部书记郑刚眼中,徐家汇花园小区并不“缺人”。早在去年,小区就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在共建单位中发起“一小时志愿者”活动。 目前,上海市建科院、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单位每周都会安排年富力强的“外援”进入小区做垃圾分类志愿者。“小年轻不用上班吗?平时这么累,哪还有精力?”一开始,郑刚和许多居民都怀疑这支队伍的“稳定性”,但接触、熟悉这些志愿者后,都被感动了。 有些在银行上班的志愿者,早上专门提前1个小时出门,在垃圾桶前站1个小时后,直接去单位上班;有些晚上下班的志愿者,以“避免拥堵”为借口,在小区里志愿服务1个小时后才回家。 除了借外援,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也能减轻“缺人”的负担。 在徐家汇花园小区南库房前,记者注意到,两扇湿垃圾投放窗口上藏有隐蔽的摄像头,窗口关闭时对着垃圾箱房前方的空地,开启时对着垃圾箱房内的湿垃圾桶。 一旦有居民在规定投放时间外、智能垃圾箱房关闭时,将未分类的垃圾丢在垃圾箱房前,又或者居民在规定投放时间内错误投放了垃圾,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追溯到个人。 郑刚表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是为了将有限的志愿者有效配置到指定点位上,在限定的投放时间内对扔垃圾者给予更高效的指导和监督。在“缺人”的情况下,对垃圾箱房进行科技赋能,可以大幅减轻志愿者的工作强度。目前,该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从5%提高到了98%以上。 没外援,借鉴台北开“垃圾桶公交” 周边没有单位共建,请不到外援,这种类型的小区又怎么办? 浦锦街道的红醍半岛小区就是这类典型,去年开始,一种小区内部的“垃圾桶公交”解决了“缺人”的难题。 记者看到,该小区东南西北各设有一个“车站”,在指定的4个投放时间段内,一辆“垃圾桶公交”会依次在各站点停留15分钟。居民可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站点按时分类投放垃圾,如果错过了“公交”,可前往附近的下一站或再后面两个站点“赶车”。 家住9号楼的李士林对这种“公交”很有好感:“出门就是1号点,就算错过,走到最远的3号点也不过三四分钟,并不麻烦。” 老李说,自己住在7楼,过去隔层设一组干湿垃圾桶,天一热,下面几层的垃圾桶就会有臭味泛上来。现在桶都撤了,实施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形式很新颖,很有参与感,更重要的是环境变好了。 茉莉名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文龙告诉记者,高层撤桶后,他们原本打算在小区主干道上按10米间隔设一组干湿垃圾桶,但这对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指定投放时间段,都要在垃圾桶前配置志愿者,否则容易发生“没人盯就没人分”。 然而从小区大多数居民的作息规律来看,有时间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居民只有30多名,以退休党员为主,就算每天都轮到一次垃圾桶前值守,人手还是紧张。 在一些居民代表的建议下,小区想到借鉴台北垃圾车定时上小区收垃圾的经验,如此一来,小区里见不到垃圾桶,环境更整洁了,同时,没有垃圾桶,就不需要志愿者值守,由“公交”驾驶员兼任分类监督员即可,大幅减少了用人需求。 剩下的志愿者力量可以用到小区巡查等方面,将重心转移到对随意丢弃无主垃圾的监督、追责上去,志愿者的压力减轻了,效率更高了。 一年来,红醍半岛小区内的湿垃圾收运量由平均每天5.5桶增加到16桶,分类人次从最初的100人次/天,增加到现在平均800人次/天。大家的参与度更高了,垃圾分类实效更好了。(记者 陈玺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