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关注民生>
乡村妈妈的“脱贫画笔”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5-11  责任编辑:信子维

  张海晶在工作室内打包一件绘画作品,准备邮寄给客户(5月7日摄)。

  从女儿出生之日至今,每隔一段时间,张海晶就会为女儿画上一幅画,记录下她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张海晶学画画是“半路出家”的。今年30岁的张海晶从小在浙江丽水长大,2008年,她在阳台收衣服时不幸从六楼跌落,虽然生命得以挽救,她却从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与轮椅为伴。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张海晶情绪低沉了一年多。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晶接触到绘画并为之着迷。她每天都坐着轮椅去学画画,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张海晶逐渐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那时候我真的迷上了画画,有些无法用言语述说的伤痛,却可以在安静的绘画过程中得以平复。”张海晶说。 2014年,张海晶在浙江绍兴认识了但誉超。但誉超也是一名残疾人,从小没有了右手。或许是有着相似的经历,两人有着很多共同语言,很快便坠入爱河。次年,张海晶跟随但誉超回到了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大港镇的老家,成为一名“外来媳妇”。 由于夫妇二人身体残疾加上家中老人身体孱弱,2016年,夫妇二人被当地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改善生活,张海晶利用绘画特长,出售自己的作品以增加家庭收入。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张海晶在镇上创办了美术工作室,在指导当地的留守儿童学习绘画的同时,创作绘画作品在网上销售。丈夫但誉超在政府帮扶下也有了自己的工作。2018年,张海晶一家脱贫摘帽。 “我希望利用我的专长,普及农村美术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学到一些绘画知识,为他们打开一扇绘画世界的大门,让他们的生活多一种可能。”张海晶说。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这是张海晶画笔记录下的女儿成长历程的拼版照片(翻拍于5月7日)。新华社记者 张浩波 摄

  张海晶在画室帮助一名学生修改习作(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波 摄

 张海晶在画室绘制作品(5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浩波 摄

 女儿在张海晶的工作室内荡秋千。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在工作室内教女儿绘画(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和女儿在自己的画室合影(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和女儿在家门口玩耍,身后的墙绘均由张海晶绘制(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和女儿在家附近写生(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在家门前,女儿但砚文给张海晶梳头(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在家中给女儿讲睡前故事(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在工作室内喂女儿吃水果(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在家里准备午餐(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女儿睡着后,张海晶在工作室继续画画(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和女儿在院子里喂鸡(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张海晶和女儿走在乡镇的小路上(5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