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公益教育>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襄举行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20-01-13  责任编辑:信子维

中国青年网襄阳1月10日电(记者 刘尚君)1月9日,“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湖北襄阳举行。

活动现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所捐爱心善款将用于资助63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上学梦,帮助335名乡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作为“授渔计划”明星志愿者,歌手李行亮以公益助学的形式,深度参与“授渔计划·温暖工程”行动,助力家乡扶贫事业发展;歌手李殊多次助力项目公益活动,号召大家更广泛地支持授渔计划,帮扶困境学生。

image.png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湖北襄阳举行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

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指示精神,助力困境青少年学生平安成长,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未来一年,活动将针对襄阳市以及宜城市、南漳县、枣阳市、谷城县等襄阳周边地区的“家庭贫困和学习薄弱”的困境青少年开展扶贫助学,以每人2000元为助学标准,为630名贫困生提供学费、生活费等相关补助。同时,着力在当地推进“授渔计划·双师模式项目实施,实现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同步互动直播教学,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共享。

一个理念  教育扶贫深植荆楚大地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通过社会筹集善款近亿元,累计资助来自22个省、25个民族共计19000余名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

目前,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支持下,授渔计划已在湖北襄阳、十堰、黄冈、恩施、宜昌等地开展“授渔计划·温暖工程”项目,携手爱心企业共筹集善款1410万元,资助困境学生5300余名。

可以说,授渔计划深入湖北各地开展公益项目,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探索出了多条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得益于授渔计划“教育扶贫”的理念和初心,许多困境青少年的命运因此而改变。12岁的陈旭阳(化名)就是其中一个。

image.png

  1月8日, 授渔计划明星志愿者李行亮(左二)、李殊(右四)跟随“授渔计划·温暖工程”团队来到陈旭阳家中走访慰问。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宜城市南营街道办事处三桥村,住着陈旭阳一家。陈旭阳母亲患有听力障碍等疾病,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这个家里,68岁的外公是顶梁柱,一年忙活着家里四亩地换取几千元的收入。70岁的姥姥是主心骨,操持着全家的日常。懂事的陈旭阳早早地分担起了家务,收拾屋子、下厨做饭、给妈妈洗脚,琐碎的活计几乎占据了他的生活。

自从陈旭阳成为授渔计划的受助者他的学业得到了资助,大大减轻了一家人的生活负担。在姥姥眼里,陈旭阳是全家人的希望,她非常重视和感激授渔计划的帮助,常说:“我们受了资助,想让孩子成绩再好一点,孩子走出去的路宽一点。”收获了很多温暖和鼓励,陈旭阳更加上进,各科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1月8日,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团队来到陈旭阳家中走访慰问。陈旭阳很高兴,早早地把家里打扫了一遍,拿出自家种的花生招待客人。只是,陈旭阳把来自心中的期待与感激全部化为了行动,内向的他羞于表达。

“要敢说,不用害怕、不用自卑,这么多人帮助你,你就使劲学,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走访活动中,授渔计划明星志愿者李行亮、李殊鼓励陈旭阳要正视困难,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活动当天,陈旭阳站在“授渔计划·温暖工程”启动仪式的舞台上,勇敢地说出感谢:“我得到授渔计划资助,我要好好学习,回报叔叔阿姨对我们家的帮助。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对于他来说却是迈向未来的一大步。

通过授渔计划,困境学子在窘迫的际遇中看到了希望的微光,也慢慢懂得了感恩和奉献。

image.png

湖北文理学院附中受助学生向爱心人士赠送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

活动现场,湖北文理学院附中受助学生利用树枝树叶、果实根茎等环保材料制作了手工艺品,取意为“叶叶总关情”向爱心人士表达感激;从授渔计划项目走出去的毕业生重返母校,结对帮扶学弟学妹完成学业,延续着爱的接力。

作为“授渔计划”项目学校,湖北文理学院附中目前已资助了500多位学生。今年,“授渔计划·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线上公益平台将正式上线,所筹善款都将全部用于资助困境学生

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英爱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将继续与授渔计划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加深在乡村教育方面的合作力度,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image.png

  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英爱致辞。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一次探索 双师课堂助推乡村教育

“‘双师课堂’本质上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实时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提供教学研的帮助和优质课程资源,提升乡村教育‘自我造血’能力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表示,以“互联网+教育+公益”的远程互动学习模式,对促进乡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18年,“授渔计划·双师模式”项目正式启动,在河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欠发达地区援建了87间“双师课堂”教室。每间教室通过配套使用“双师课堂”教师授课端和学生学习端,为乡村学校的学生提供来自全国的名师实时互动授课,一节优质教学课程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被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享受到。

image.png

湖北襄阳南漳县老君店村小学师生分享“双师课堂”的生动课程。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湖北襄阳南漳县老君店村小学是授渔计划援建的“双师课堂”中最小的教学点,学校只有一位老师宋德学和5名留守儿童。宋德学今年63岁了,他陆续在襄阳8个最偏远的教学点之间辗转任教43年。如今,他回到老君店村一个人坚守一所学校,挑起了三个年级的教学重任,默默守护着山里娃。

2018年,授渔计划援建的第一批“双师课堂”落地襄阳。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刘汉青介绍,通过制定帮扶机制,湖北文理学院附中作为“授课端”,链接襄阳市多个乡村教学点,学校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部的近20位老师参与“双师课堂”的教学活动。

音乐老师钱静清楚地记得,在线上为老君庙开设的第一节音乐课,“很闷,孩子们的参与感不强。”为了活跃气氛,钱静在直播网课中教同学们唱朗朗上口的儿歌,拿着装满沙石的矿泉水瓶制作音乐道具。从生涩地开口,到音乐一响同学们开着嗓门手舞足蹈,在她看来,让老君庙的孩子们感受音乐,自然地融入音乐才是最好的课堂。

对于宋德学来说,“双师课堂”的开设大大地减轻了他教学压力。更重要的是,挂在教室里的这块屏可以带着5位山里娃看见城市里的远方。

  高继辉表示,“授渔计划·双师模式”项目的优点在于可操作、易复制。今年,授渔计划还将继续优化和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双师课堂”精准落地襄阳。

image.png

  北京爱普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开展助老慰问活动。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

据悉,“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宜城市人民政府、襄阳日报社等单位携手20余家爱心企业共同举办。除参与助学行动外,授渔计划“最佳公益伙伴”北京爱普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还在现场开展了助老活动,为乡村留守老人代表发放敬老金和慰问品。

image.png

  爱心企业家北京爱普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栋获授渔计划“最佳公益伙伴”奖。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

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任陈南军,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伍启华,湖北省委统战部党派处一级调研员颜卫国,襄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金雁,中共襄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薛传武,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职战新,宜城市副市长金德安,宜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保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共同为爱心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