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公益慈善家>
雷永胜:“学、政、商、善”初心未改,人生抱负正在实现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9-10-24  责任编辑:信子维

10月16日,在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19年会“向光而行·新商业文明2019主题夜”上,老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作为讲述人,首度分享15年前从企业高管进入公益行业的那次”缘分“,让我们听到从”干点实事、挣点大钱"到”慈善是日常生活,慈善是终身职业“的从业故事,让我们感受这位行业”老兵“的15年公益初心。

雷永胜现任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兼任中国慈善联合会监事长、中国基金会中心网副理事长、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副会长。他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公益人物/影响·中国公益100人”。

下为雷永胜演讲全文:

image.png

雷永胜理事长在“向光而行·新商业文明2019主题夜”上发言

大家好!

我是来自老牛基金会的雷永胜,在公益慈善行业从兼职到专职,历经了15年的风风雨雨,也算得上是一名行业“老兵”了,其实就相当于公益行业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既不算慈善家,也不是捐赠人。这么多年来,也颇有一些感悟与体会。今天我要和大家讲述的是:我是当初怎样试图通过“当领导”实现人生抱负,最后“迷途知返”,一路走到公益圈儿的。

老实说,从小到大,我可没想过做什么公益慈善。从小就朦朦胧胧、天真朴实的认为:“当领导”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只有“当领导”才有机会、有权力为社会做成一些实事儿,从而被认可,获得成就感,甚至觉得是一种“荣誉”。

但生活总是起起伏伏,有时天随人愿、有时事与愿违,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推着你从无奈与惊喜中走过来。我就是被这只无形的手,一路推着先后历经了“学、政、商、善”四个领域。

大学毕业后,未能如愿从政走“当领导”的路子,无奈留校任教;不曾想几年之后,天随人愿:一不小心又调到了政府机关;可是哪料到又“撞上了”国家机构改革,当领导的路收窄了。不想拿青春赌明天的我,又选择了下海,于是2001年底我又来到了一个叫“蒙牛”的民企,这便开始了我和牛根生先生的故事。

当时身边很多人(包括蒙牛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从那么好的政府机关来到了民营企业”。我曾私下和牛根生先生交流过,说到了“两点论”:我来蒙牛为的是“干点实事儿、挣点大钱”!

熟悉和了解牛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的理念是:用商业集聚财富,用公益回馈社会。蒙牛1999年成立,2003年中牛先生就提出了捐股成立公益慈善机构的想法(2002年即开始思考),这便使我较早的接触到了公益慈善(牛先生做慈善是“早就想好的”,我做慈善是“被引导的”);按照牛先生的思路,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2004年底我们成立了老牛基金会,我便成了老牛基金会的第一任“兼职秘书长”,至此开始涉足公益。

image.png

2016年5月,雷永胜与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慰问“老牛贫困白内障患者救治项目”康复患者。

一转眼又到了2008年,我入职蒙牛的第8个年头,我开始习惯性地思考下一步的人生走向。“想着离开蒙牛,休息、调整一段时间,然后换一个平台去发展”,便去找牛先生谈。

牛先生问我“想好了吗?”我说“想好了。”牛先生又问“有没有去向?”我说“还没有”(当时我和牛先生是撒了谎的,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意向性去向)。

牛先生随即问我是否可以留下来全职打理基金会,然后又补充说“你先去做,我马上也会退下来,咱们一起做”。就是这么一句朴实且平常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这个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宛如昨日,就在他家一个小会议室。

我原本可以有几种回答:一是说我考虑考虑再说;二是说我已经决定走了(不考虑了)。但让我‘奇怪’的是,都没有这么说,就“毫不犹豫”答应了。或许是冥冥之中我和慈善的“缘分”,加上我对牛先生的崇敬和信任,以及他对我的信任和邀请,亦或也算是对他的一种感恩和报答吧——正式开启了我的慈善之路......

 image.png

中国慈善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雷永胜当选中慈联首届监事长并发言

  深受牛先生的影响,让我一路走到今天,回首过往,“忽然发现”公益慈善成了我最喜欢、最快乐、最享受、最有成就感的一份工作;曾经想通过“当领导”实现抱负,正在通过公益慈善来一步步实现(为社会做一些实事儿)。而我也将公益慈善作为我最终的归宿,“慈善是日常生活,慈善是终身‘职业’”这句话就挂在我办公室的墙上,不断提醒和激励着我。公益改变了我的人生,公益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我感谢牛根生先生!

  但是,我至今还没有当面、认真的对牛先生说一声谢谢,今天他也不在现场,我当着各位同仁的面,对他说一声:谢谢!谢谢我心中的牛大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