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公益模范>
“人民楷模”朱彦夫: “当代保尔”的倔强人生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9-10-10  责任编辑:楚丹

  壮丽70年 大国栋梁

  在山东淄博,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老军人,被誉为中国的“当代保尔·柯察金”。

  他14岁参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双腿双臂和一只眼睛,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才重新“站”了起来; 凭借一双义腿、一副拐杖,他又用25年的时间扭转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没上过学的他,更在退休后用残肢抱笔,写下过百万字的手稿,完成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他用倔强的性子屡屡挑战生命的极限,多舛的命运反而成了他奇迹人生的一个注脚。他就是“人民楷模”朱彦夫。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凌跃、沂源县委宣传部

  9月29日,朱彦夫被正式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尽管朱老因身体原因未能前往北京接受表彰,但他在家人的簇拥下在电视机旁观看了这场颁授仪式。谈及这份殊荣,朱老无比谦虚:“我感到很光荣也很高兴,但是我与这称号不大相称,因为我不如其他同志做得出色,我所做的很有限。”

  村里的骄傲

  他是人民的好书记

  今年对于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来说意义不一般,在村口,记者见到了各种醒目的向朱老学习的标语,再往里走是一座朱彦夫的雕像和朱彦夫事迹展览馆。

  9月17日公布国家荣誉称号人选后,当地再次掀起了向朱彦夫学习的热潮,党员干部、教师学生以及过往游客纷纷来到村里,向这位伟大的老战士致敬。张家泉村的村民们对此习以为常。朱老多年来获得过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他不仅是改变村子命运的福星,也成了村子的一张“名片”。

  村干部张永臣告诉记者,在朱彦夫担任村支书的25年间,什么事他都亲力亲为,对待工作有一股倔劲。张永臣也是张家泉村人,目睹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蜕变,深受朱彦夫精神鼓舞,毕业后也留在村里发展,将老书记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传承好。

  在村口,记者见到了朱彦夫的儿子朱向峰,朱向峰受父亲的奋斗精神感召,一个月前从县里回到家乡工作,担任村里的新一任支部书记。回到父亲曾经奋斗过的地方,面临新的挑战,朱向峰深感责任重大。“这里是我父亲带领村民奋斗过的地方,我也有责任传承这份精神。”

  幼年扛起枪

  承受生命之重

  朱彦夫的生平离不开“苦难”二字。1933年,他出生在张家泉村,5岁那年,家乡就遭受了日寇的践踏,10岁那年,朱彦夫的父亲被鬼子活活打死,家中姐弟7人中有4人因为饥荒和疾病先后离世,这给他的童年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从那时起,朱彦夫跟随母亲四处逃荒要饭,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被苦难催生出了钢铁般的求生意志。

  1947年孟良崮大捷后,14岁的朱彦夫瞒着母亲参加了华东野战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此后,他参加了淮海、渡江等上百次战役,英勇善战的朱彦夫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1949年5月上海解放,朱彦夫和战友们在战壕中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朱彦夫在严寒中拼杀三天三夜,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中,他全身多处重伤倒在了血泊里,待增援部队把他送到医院时,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只有截肢可以保命。

  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朱彦夫奇迹般醒来了,但却面临着残腿断臂、没了左眼,成了一个重残军人。他撕心裂肺的叫声传遍了病房。还不到18岁,却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纵然他有刚强的性格也挡不住眼里的热泪滚滚。一星期后,朱彦夫终于平静下来,他想到了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友,决心重整旗鼓活下去,“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朱彦夫这样勉励自己。

  顽强的“肉轱辘”

  “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1952年,朱彦夫住进了山东省荣军疗养院。虽然断了手脚,朱彦夫作为一名军人的信念并没有断,深信自己还能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他必须重新开始——学站立、学走路,学会用“手脚”自理生活。“活着不能当一个啥都靠别人的‘寄生虫’!”朱彦夫说道。

  重新学习的过程是艰难苦涩的。朱彦夫用一双断臂夹起勺子,为了把第一口饭送到嘴里,他成千上万次地练习,不是掉勺子就是打翻碗。曾经简单的动作,让这个山东汉子憋屈不已。同样的问题还有站立。他先是让人帮他安上假肢,后来嫌麻烦自己装假肢,但当时的假肢一副就重达17斤。每次他都把自己摔得够呛,四肢上刚结痂的创口往往都被磨破出血。

  他开始唱军歌给自己“止痛”,摔倒后不断地起来,直到安上假肢,再拄上拐杖学走路。尽管每次要耗费半小时以上才能出门,朱彦夫心里仍十分激动,因为他朝着自己的信念迈了一大步。

  在疗养院里,朱彦夫无时不想念着家乡,他渴望早日康复回家。为此,他每天都走出病房锻炼,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步履越发稳健。朱彦夫在日记中写道:“与其腐烂,不如燃烧”。他终于下定决心,在1956年放弃荣军疗养院的特护待遇,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

  “四种走法”斗贫困

  为家乡摘帽换新颜

  很多村民以为他已经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没想到在1956年却把这位“烈士”给等回来了。

  张家泉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回乡后朱彦夫“闭关”了一段时间,既为了继续磨炼自理能力,也在琢磨如何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在疗养院期间,他看书弥补了一些文化知识,终于悟出“要扶贫,先扶智”。他想到了让乡亲们看书、学习。他决定用退伍抚恤金采购书籍,又将老母亲的房间腾出来做图书室。消息一传开,乡亲们踊跃前来,但乡亲们大多数不识字,朱彦夫只得给大家一篇篇讲解。时间长了,朱彦夫想,何不顺势而为,在村里办夜校?

  村干部们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很支持,很快在山上为他腾出一间仓库,用石头垒了板凳桌子,再装上黑板,张家泉村的夜校正式开学。而朱彦夫就成了村民们的老师了。但这个新角色一点也不容易,上课时他用残臂抱着粉笔,讲课久了双腿就麻木了,好几次下课迈不开腿直接摔倒在讲台上。不仅如此,由于夜校离家有2里地,他下课时天都黑了,因看不清山路而摔倒更是家常便饭……在他担任教师两年里,他从未因个人原因缺课。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村民们不少都学会了写信和看书,还培养出了几个会计,村里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

  后来,村里的老支书请辞,村民们纷纷推举“朱老师”,朱彦夫就这样当上了村里的书记,一干就是25年。之后,朱彦夫每天一早装好假肢,戴上墨镜和擦汗毛巾,深入到田间地头督促生产,不时还会挨家挨户询问民情,把村里的现状全部掌握在脑海里,晚上回到家还在为村子的未来出谋划策。

  张家泉的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坡,为了考察村里的每个角落,朱彦夫这位村支书摔的跟头比之前更多了。但朱彦夫格外乐观,总结出四种走路方法: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朱彦夫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治山治水,造田通电。

  村里的山坡上有3条很深的大沟,把田地切割得七零八落,朱彦夫就想到了用架大棚的方式对这几条“拦路虎”进行“棚沟造地”,在沟底用石头垒成拱形,底下流水排涝,石头上再垫上土,两边的农田就连成片了,这样一来单季田就变成了双季田,当年村里的粮食就增产5万多斤,解决了祖祖辈辈都头疼的“老大难”;随后朱彦夫带领村民在山上开荒造田,七年间营造梯田78道,新增耕地面积80亩,让贫瘠的荒山也变成了良田。

  朱彦夫又组建了治山造林专业队,大力发展林果生产,果园面积达到60亩,造林绿化500余亩。曾经一贫如洗的张家泉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果品集散地。解决了田地问题,朱彦夫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挖井引水,在寒冬时节下到井底与村民一起干活;经过一个冬天奋战,村里有了第一眼大口井,他带动附近四个村庄联合修建大口井,一举解决了四个村庄的吃水难、灌溉难的问题。

  到20世纪70年代,张家泉村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村里仍未通电灯,为了让村里的面貌更进一步,朱彦夫决定为村里架电。当时条件匮乏,只能到10公里外的公社驻地接线。在那个架电材料奇缺的年代,朱彦夫自掏腰包,用家里多年的积蓄购买架电材料,花了7年时间,先后79次外出,行程7万多里,终于备齐了村里所需的架电材料。1978年12月,全长1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跨过一道道山梁和沟壑,终于把电接到了村里。通电那天,张家泉村村民望着明亮的电灯彻夜未眠。

  暮年提笔

  “三种姿势”书写心声

  25年奋战在村支书岗位上,为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用坏7副假肢,更把微薄的抚恤金用作村里的发展基金,用来救济生活困难的村民。

  退伍多年,朱彦夫心里始终惦记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指导员曾嘱咐他,如果能活下去,将来一定要把这场战争的过程记录下来告诉后来人。1987年,为了配合当地的革命传统教育,也为了完成战友的遗愿,朱彦夫决心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朱彦夫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彼时朱彦夫仅有一只右眼的视力只有0.3,遇到生字他就边写边查字典,愣是翻烂了四本字典;无从下笔的时候他就翻阅名著找灵感,这其中就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老又发明了写作的“三种姿势”——衔笔跪书、断臂抱书、绑笔腕书,每次写作都是一场对身体的磨炼。朱彦夫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在写作过程中还曾心脏病发作,到后来每天最多只能写几百个字。但朱老倔强的个性一点也没有减弱。老伴心疼他,把笔和纸藏起来,朱老一着急就从床上跳下来找;子女心疼他,想替父亲记录让父亲口述,朱老又认为那样限制了自己的思考空间。朱彦夫就这样继续着自己的写作,花了7年时间,用坏500多支笔,在1996年出版了33万字的首部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在出版的当天晚上,朱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书的扉页写满了战友的名字,双眼含泪,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祭奠逝去的战友。

  1996年底,朱彦夫在一次报告会上突发脑中风倒在了讲台上,从那之后他身体偏瘫,口齿也不再清晰,但他的大脑依然活跃。在病情好转后,朱老又开始了写作,又花了两年时间,他出版了24万字的第二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朱老的事迹也传到了国外,外界纷纷称他为中国的“当代保尔”。

  “奋斗就是幸福”

  八旬老兵仍严于律己

  由于年事已高、行动愈发不便,朱老搬到县城与孩子们住在了一起,但他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退休多年还总关注村里的近况。朱老的家人告诉记者,老爷子虽然86岁了,生活依然特别有规律,每天清早一听到附近的军号声响起他便会准时起床,戴上墨镜坐着轮椅出来吃饭晒太阳,其余时间基本都“宅”在卧室里读书看报。在他偏瘫之后,家人为他的左臂戴上了一个笔套,每每看到好的句子他就会提笔记在小本本上,这个习惯多年来从未改变。

  朱彦夫对后辈的管教也非常严格,在他的熏陶下,子孙后代都成了很优秀的人,他的儿子朱向峰也于一个月前回村,接过父亲的担子,继续奋斗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国庆前,朱向峰刚代表父亲前往北京领取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接下来,他将承载着父亲的精神与使命,继续为张家泉村谋求更好的发展。

  对于所获得的成就与荣誉,朱老显得云淡风轻,在他眼里,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朱彦夫说。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