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爱心艺术家>
非遗扶贫:用艺术带动百姓富起来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9-04-17  责任编辑:信子维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郭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让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生生不息,成为弘扬现代民族文化的灵感和源泉。土族盘绣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将盘绣制作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助力土乡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目前,互助土族自治县发展土族盘绣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家,盘绣公司10家,合作社3家,个体经营户11家,绣户1100户,绣娘2000余人,结合精准扶贫“雨露工程”“阳光工程”“非遗保护”和“三区”工作,在去年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34期,培训学员1906人,对参训学员进行了盘绣、平绣、拉线绣等具有土族民族特色的刺绣方法的培训,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10万多人(次)。

      作为土族盘绣文化产业的代表,由中国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和省、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成立的“妈妈制造”合作社,通过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培训项目,扶持手工艺人居家就业,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状况,缓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妈妈制造”项目已先后在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等10个省份建立了40家合作社,覆盖蜡染、扎染、刺绣、剪纸、盘绣、彝绣、银饰等25种传统手工艺,“妈妈制造”已先后开展了“妈妈制造独一无二”农产品扶持计划、“山村妈妈的逆袭”彝绣、盘绣等扶持计划,扶持剪纸文化开展“妈妈有福·‘袋袋’相传”等一系列文化创新公益项目,累计帮扶10000余人次低收入人群居家就业。

      “妈妈制造专项基金”发起人李柏颖认为,对于公益项目来说,要做得更好,就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原有的优势元素构成完整的链条。“‘妈妈制造’项目最核心的要点就是把持续性造血链条打造得比较完整。从资金捐赠的公益变成技能培训的公益,我们希望能把它做成中国有代表性的公益项目。”

      土生土长的大理白族人杨春燕是扎染“妈妈制造”项目受益人,“妈妈制造”项目组到云南省周城村考察时了解到周城的扎染的现状,在项目组的帮助下,杨春燕开始组织村里的一些手艺人,做起了扎染,并成为妈妈制造云南周城村守艺扎染合作社的带头人。合作社成立后,杨春燕对扎染的全套流程进行了梳理。从第一步的绘画,到后面的描图、制板、刷图、手扎、褪色、脱浆、漂洗、染色、晒干、拆线、清洗、晒干、熨平,都进行了清楚的规定,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手工完成,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保证最原始、最纯正的传统技艺。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地方手工艺文化精髓,探索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化应用方式,让非遗产品能够通过设计创新真正地活起来,让贫困妇女通过劳动参与真正地富起来,让她们所在的家庭、社区、乡村实现更为长足的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广大“手艺人”以非遗扶贫工坊为基础,以蜡染、扎染、刺绣、剪纸、盘绣、彝绣、银饰等非遗项目为媒介,深挖文化背后的精神传承,让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通过传统手艺实现就业增收、实现脱贫。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在《关于国家支持非遗手工技艺成立公益技能培训机构,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的提案》中建议,国家应支持有条件的非遗手工技艺地区由非遗传承人成立非营利性公益技能培训机构,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创新模式,带动就业创业。她建议,国家应支持有条件的非遗手工技艺地区由非遗传承人成立非营利公益技能培训机构,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加大政府购买力度,让传承人传承更有荣誉感、更加自信,使其技能传习培训更好地发挥效用,培养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传统手工艺的有生力量,带动农村变美、村民致富,在传承非遗精神的同时,不断探索完善非遗保护发展及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