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甘肃省大力开展保险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综述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8-12-14  责任编辑:张雨

去年以来,甘肃省将农业保险对贫困户的覆盖比例纳入县区党政干部考核体系,织牢农业扶贫保险、特困民生保险、贫困户创业贷款保证保险“三张网”,推动保险扶贫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由保自然灾害风险向保市场价格风险延伸,切实提升精准脱贫效果。

今年,甘肃省制定出台《甘肃省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2019年、2020年将对中央财政补贴、省级财政补贴和“一县一品”近30个品种实行全覆盖保障。与过去相比,绝大多数品种保额均有30%-100%的提高,保险费率降低30%-40%,减轻了财政负担和贫困户缴费压力。

“大宗+特色”,扎牢农业生产保障网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大宗农险是保障农业生产“顶梁柱”。

着眼于此,甘肃省精心办好能繁母猪、奶牛、玉米、马铃薯等11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在实现中央农险在全省县区全覆盖的基础上,甘肃省积极开发省级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将贫困户所有特色种养产业全部纳入保险范围,针对有好收成但没好价钱的问题,探索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保险”,为种养主体撑起“保护伞”。

早在2014年,甘肃省定西市就探索中药材产值保险试点,该保险涵盖除人为故意因素之外的全部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并将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纳入保障范围。目前,已开办“双保险”产品14个。

同时,甘肃省紧贴扶贫产业实际,开办百合、玫瑰等近30个地方险种,探索“玉米目标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如,甘南州针对藏区畜牧为主的特点,开办牦牛、藏羊保险,承保率分别达90%、78%,累计赔款7.71亿元,13.1万户牧民获益,被称作润泽草原的“阳光雨露”。突破传统以品种为条线的承保模式,探索“一户一策、一户一保、一户一单、一户一赔”模式,农户可根据种植养殖情况,勾选菜单式选择投保,实现“一单保所有”。

如今,甘肃省“一县一品”特色农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

“普惠+特惠”,织密特困民生保障网

针对全省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家庭比例较高的现状,从今年6月1日起,甘肃省将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至65元/人,将贫困人群的报销起付线从5000元降至2000元,大病保险覆盖率达到85%,普惠大病保险质效得以大幅提升。

同时,甘肃省积极创新“两保一孤”特惠保险,突出政策兜底功能,将农村一、二类低保户及五保户、农村孤儿作为支持重点,开发针对50种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扶贫保险产品,财政为每人投入60元即让贫困群众享受最高3.2万元的高额风险保障。截至目前,在试点基础上已推广至11个市州41个县区,覆盖35个深度贫困县中的18个、涉及213.67万贫困人口,提供风险保障超678亿元、支付补偿6109.85万元。

甘肃省在积极支持保险公司开发“政企扶贫宝”“精准扶贫100”等扶贫综合保险的同时,着力发展贫困群众专属保险,在暴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8个市州推出农房保险、农房地震保险等专属保险。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农房保险支付赔款707.73万元,简单赔付率102.77%。

“增信+直投”,构建贫困户创业融资保障网

甘肃省临洮县肉牛产业“六位一体”扶贫模式已经成为全国保险扶贫的经典模式之一,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临洮县畜牧中心牛产业联合会和保险公司签订三方保险协议,联合会全额出资为养殖主体购买保险,同时通过险资支农融资贷款向银行融资,为肉牛养殖龙头企业提供生产资金,解决养殖企业融资难题。

基于这一经验,甘肃省积极探索“保险+”融资支持扶贫产业发展,鼓励各地大胆试点,通过险资引导银行放贷支持扶贫产业发展。

甘肃省鼓励保险公司设计开办“政保银”小额贷款、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保证保险,为金融机构吃下“定心丸”,引导信贷资源投放,开发扶贫小贷险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全省9个县开展“政银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吸引银行向580家涉农小微企业放贷超过2亿元。

另外,甘肃省还大力推动“险资入甘”,鼓励保险公司以“直投”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发展,2017年险资共参与重大建设项目15个、落地资金102亿元,其中投向贫困地区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资金增长较快。今年“险资入甘”新增投资项目8个、落地资金62.26亿元。截至目前,险资累计投资项目达到88个,落地资金450.8亿元,保险资金的流入,为甘肃省贫困地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