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传承文化 播撒公益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8-11-30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最具知名度最“长寿”的节目之一,是国内脱口秀节目的领头羊。从2008年8月4日首播至今,10年耕耘创新不辍,热度一直不减。

近期推出的“边境上的宝藏”这一新板块,获得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评价,称它:“开启了新的文化课堂,带年轻观众领略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并唤起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一档文化节目,叫好又叫座。这与节目坚守“文化公益节目”的定位,把握“文化”和“公益”这两个支点,坚持主流导向,扎根群众,防止泛娱乐化分不开。

勇于担负社会责任,唱响青春之歌

沈欣是《天天向上》现任制作人,也是“全国十佳制片人”,曾执导过《快乐大本营》《金鹰节》《跨年演唱会》等节目。他认为《天天向上》与其他综艺节目最大的区别就是:主流正能量是节目一以贯之的创作准则。“《天天向上》的受众具有年轻态、高学历的特点,因此,我们也一直与共青团中央保持着良好的合作,联合共青团中央在2017-2018年接连做了两场五四青年节推出的专场节目。”

2017年,节目组邀请了全国六家青年文明号团体来到现场,这些都是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优秀的年轻人:为G20峰会服务、守卫南海、修建国际铁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优秀青年的事迹在全社会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标杆,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

2018年,关注青年人就业问题,节目组邀请“创业先锋”戴跃锋指导“新木匠”张鑫、男旦刘冰、“梦守护”徐文骏、新媒体公益人张潇冉和PEER庄晨雷就业。

去年9月,《天天向上》制作播出了国庆专题节目,导演以当下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和电子商务为切口,邀请发明背后默默奉献的人走到台前,讲述这些令人骄傲的成果背后的故事。

立意高、小切口、大情怀、角度新颖,所以纵使当期节目无一位明星嘉宾,却依旧在观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让观众体会到了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天天向上》致力于挖掘娱乐以外的,高级趣味的文化内容。为观众打造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公开课”,是节目始终坚持的方向。从历史悠久的木偶戏、杂技、民间舞蹈,到代表文化艺术巅峰的国粹京剧、昆曲,都在节目中得到了演绎。

《天天向上》还注重创新传播手段,以其独特的文化初心与文化嗅觉开辟出了独有的综艺形式。它打破了以往文化节目千篇一律的说教,用轻松愉悦的故事讲述方式,把沉重深刻的传统文化变为新颖有趣的节目内容。导演们很关注流行热点,并能巧妙地把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比如今年9月播出的中秋特辑,就是导演在网上看到一个制作汉服的团队很受年轻人喜欢,便把这个团队请到节目现场,用汉服传承者的视角,把中国古代装束搬上屏幕,让观众体验汉服之美。播出后,节目不仅获得观众认可,也赢得了《人民日报》公众号的点赞。

广电总局刊物《综艺》曾用“中外文化交流的名片”来形容《天天向上》。多年来,节目组做了“中国-瑞士”“中国-克罗地亚”“中国-保加利亚”等系列中外文化交流节目,将观众印象中“高大上”的外交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也更接地气。

2018年1月,《天天向上》获得“金屏奖”最佳文化节目创新奖。

扎根基层,心系公益,挖掘人间真善美

作为一档贴近老百姓的电视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策划中坚持扎根基层,在全国寻找感人精彩的真人真事。

2016年冬天,《天天向上》推出了全新板块“天天向善”,讲述平凡人物的温暖故事。导演组走遍中国寻来的“向善代表”山东青州免费为环卫工送包子的石福军、湖南乡村教师王玉吾、衢州早餐奶奶等人,一一走进大众视野。“勿以善小而不为”,节目里提出的“点滴温暖,天天向善”公益概念也得以广泛传播。故事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纷纷在节目的微博、微信留言:“‘天天向善’的主人公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希望我也能做到不忘初心”,“看了‘天天向善’的支教故事,我也想去支教”……

2017年秋天,导演组又策划了“行业榜样季”系列节目,深入各行各业,挖掘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和闪光点。

在选题时,节目内容尽量与时下最有趣、最受关注的话题结合起来。比如当时震惊全国的大案“周克华案”侦破后,导演组就想到是否能以这个案子为突破口,找到破案背后不为人知的“功臣”,这背后的故事一定感人!果然,破案的关键人物匡政文是个好嘉宾!匡政文说,因为破周克华这个案子,看了两年的“天眼”视频,甚至“看周克华比看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多!”

沈欣说:“我们觉得,像匡政文这样的警察,是爱岗敬业的模范标杆,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值得全社会学习的。”

2018年6月,《天天向上》获得了由中视协颁发的“公益栏目类优秀作品奖”,这是对节目在公益领域的一次给力认可。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