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关注民生>
寒冬送温暖 真情暖人心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8-11-21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慈善公益报》记者从黑龙江省民政厅获悉,为确保低温天气下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和安全,今年入冬以来,黑龙江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开展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服务工作,并启动今冬明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行动。本次专项救助行动从2018年11月初至2019年4月底结束,旨在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不挨饿、不受冻,顺利过冬。

专项救助要求:各地救助管理机构要加大主动救助力度,合理安排街面巡查时间,组织力量在深夜、凌晨等重点时间对露宿在街头、桥洞、公园等重点区域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集中救助,防止其出现意外。对确实不愿入站受助的人员,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生活必需品。

要确保救助经费落实到位,不断改善救助服务条件,配好工作队伍。坚守24小时工作制,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巡查制度,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加强救助对象医疗救治,确保受助人员和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

要全力做好特殊受助人员救助工作。按照“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决不能冻死一个”原则,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重点救助,加大站内人员和接领人员的甄别、核查力度,防止未成年人被冒领、冒认和犯罪分子藏匿其中;对于无法核查身份的三无危重病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请医疗机构提出救治意见并履行程序后予以救助。

要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各市、县救助管理站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期间救助管理工作各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包括各类自然灾害、火灾、食物中毒、重大疫情、受助人员精神病发作、突发治安、刑事案件以及求助人员剧增等工作预案,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救助场所正常、安全运转。遇到灾害天气等突发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救助范围,及时对求助的群众提供应急救助,保障其基本生存权益,确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各地民政部门要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利用联席会议机制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卫生、交通等部门沟通衔接,细化部门职责,健全完善联动响应机制。有效利用社会力量拓展街面巡查信息渠道,畅通信息员和救助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的沟通渠道,确保相关部门接到报告信息第一时间对遇困群众实施救助。

各地民政部门要广泛发动环卫职工、公交出租司机等热心群众和志愿者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线索,做好主动报告、引导护送和应急救助工作。救助管理机构应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参与救助工作的志愿者、信息员、社区救助服务点、社区社会组织予以补助,鼓励其积极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市(地)、县(市)按照区域划分确保受助对象接送无缝对接,坚决杜绝丢人、甩人事故。对涉及外省城市的,指派专人负责接送,确保跨省接送工作快速、安全开展。对省内受助人员要畅通返乡渠道,按照区域救助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安排专人护送返乡,严格交接程序,确保安全。

要推动长期安置政策落实落靠。对于已经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流出地的民政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对接送返乡的流浪乞讨人员,县级民政部门建立专门档案,加强回归稳固工作。返乡流浪乞讨人员没有户籍或户籍已被注销的,要协助其解决户籍问题;符合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保障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监护人涉嫌遗弃未成年人、智障人员、残障人员的,民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对于确实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流入地要承担“兜底保障”责任。

据介绍,近年来黑龙江全省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切实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全省各地民政部门根据百姓实际需求,积极提倡广泛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创新开展多次专项救助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