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关注民生>
“车堵,但心不堵!” 海口全城总动员温暖旅客回家路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8-02-23  责任编辑:楚丹

2月21日,在秀英港等候过海的车辆。记者黄一冰摄

有一种坚守,是为旅客出行“护航”;有一种力量,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一种温度,叫大爱椰城。

春节返程高峰期,大雾来袭,琼州海峡不定期停航,造成大量过海车辆滞留在秀英港、南港、新海港等路段。在这一刻,海口各部门奔赴一线,连续作战。海口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行动迅速,齐心协力,全力保障旅客顺畅出行;海口市民群众爱心接力,为滞留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在车流中,那些奋战的身影成了最美的风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令人动容,一个个故事在冬日里给人带来温暖。拿下“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两块金字招牌的海口,文明之光在这场“雾战”中愈加璀璨。

上下同频共振“话”温暖

临近春节假期尾声,海南迎来自驾游车辆的返程高峰。但从大年初三开始,受琼州海峡出现十年未遇的罕见连续大雾天气影响,海事部门依照天气预报和能见度连续发布停航指令,海口三个港口出现过万车辆、旅客滞留的情况。出岛旅客和车辆在三大港口滞留牵动着大家的心。海南省、海口市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现场调研指导。设立一级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统筹做好滞港应急工作。成立由海南省海峡办、海口市交通港航局、海口海事局、市委宣传部、四个区政府、海口市交警支队、团市委、城管委等单位组成的港区现场指挥部。建立各港区由市领导担任指挥长,交通局领导为总联络人的领导带班处置机制。

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旅客度过一个平安欢乐文明的假期。连日来,海口气象、交通、港航、海事、交警、民政、团委、食药监局、安监局、旅游委、科工信局、宣传等部门通力合作,紧张有序地保障旅客顺畅出行。海口市领导、各相关单位及企业领导带班,深入一线了解三港情况,加强联动协调,创新信息联动机制,建立春运工作琼州海峡应急微信群以及三港媒体交流群,夜以继日地24小时不间断展开工作,实时发布联动信息,对三个港口的旅客和车流量进行全时段监控,对异常情况进行快速处理,最大化地发挥信息渠道合力。

“这是我看过最温暖的一次堵车。”“车堵,但心不堵!还是比较暖心!为当地政府的应急能力点赞。”“海南不仅景美,服务更贴心。感觉海口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这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部分。”海口各部门的应急措施以及社会各界的暖心服务,让旅客感动不已。

部门齐力共筑温暖城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连日来,海口交通和公安、交警、港航控股公司等部门单位加强市区交通运力保障和路面交通秩序维护引导;海口市卫计委组织海口市120和海口市属5家医疗机构、急救志愿者,按照每2~2.5km设一个医疗救治点和急救志愿服务点的要求,从丘海大道开始,沿南港方向增设医疗保障点,同时安排120急救车沿途往返巡诊,共调派医护人员117名,急救志愿者30名,医疗急救车辆12部,确保旅客一旦出现医疗事件,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救治;商务、民政、团市委、环卫、食药监局、安监局、旅游委等部门提供“暖心”服务,竭尽全力消除旅客排队等候不良因素;科工信局、旅游、港口和媒体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广播以及电视报纸两微一端等媒体、椰城市民云、新海港手机APP等方式及时发布气象、通航、运力保障和港区外路面情况的报道,将最新情况报道给市民、游客,并加强港口各路段等出行信息发布和错峰出行引导,倡议游客避开高峰时段安排行程;与广东省海峡办联合办公,确保航道畅通,并积极协调两省船运企业调配运力,仅20日高峰运输间歇打空运输船只26艘返港参与输运保障,极大地缓解了旅客和车辆滞留的压力。

截至目前,海口已累计出动交警11137人次,环卫人员4500人次,志愿者5400人次,设置流动厕所127个,在秀英港、新海港、南港、会展中心应急疏导点等港口周边路段设立128个流动志愿服务点,数十家酒店自发参与爱心服务。通过椰城市民云、移动、电信、联通共推送3527.6万条即时交通信息。

2月21日早上7点到南港等待过海的旅客陈建新对此次的经历感慨道:“在等待的过程中志愿者为我们送水送吃的,父亲手受伤了有急救队员及时帮忙包扎,我们第一次来海口,但海口提供的各种暖心服务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旅客点赞海口的背后,是海口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全力以赴,默默坚守换得了群众的出行平安,让广大游客感受到了海口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爱心绽放温暖异乡人

“大哥,先喝口热水,再耐心等待一会,雾散了通航就能回家了”“老人家,在车里坐了好长时间了吧,喝口热水暖暖身”……19日晚上11点,在滨海大道滞留的车辆中,天利龙腾湾业主冯向东和爱人史继峰提着暖水瓶穿梭其中,为滞留的旅客倒上满满一杯热开水,并不时宽慰他们耐心等待通航。一趟,两趟……从当天下午6点到晚上11点,小区20多名业主持续着一场爱心接力,不间断将烧好的热开水送到返程滞留的旅客手中,暖了身,更暖了异乡人的心。

“在这阴冷的雾夜,一杯热水,让我有些急躁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这群可爱的人,裹着大衣,提着大小不一的暖水壶走到我面前,对着我微笑,给我倒水热方便面,安慰我,像极了我的家人。”来自河南的江天笑着说道。

连日来,三个港口出现这样一幕幕暖心的故事。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候鸟老人邵顺海全家三代6口人自费数千元购买方便面、八宝粥、矿泉水等来到过海堵车路段为旅客提供爱心服务;海南台莉早餐服务有限公司21日在食药监和民政局组织协调下,调用5辆移动便民餐车统一免费发送1000份早午餐;西海岸大酒店连续两天为滞留旅客送炒粉、皮蛋瘦肉粥、面包……爱心还有很多,一份份爱心早午餐,一箱箱矿泉水,市民群众用无私的帮助温暖和点亮了一群又一群旅客的心。

志愿服务温暖返程路

“您好,现在已通航,请您耐心等待。”“您好,这里有八宝粥等食物,您需要吗?”“您车上有老人小孩,需要什么帮助吗?”这几天,有一群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各大港口等待过海的车辆中间,为他们送水送饭,舒缓了一位位焦急等待的旅客。这是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团市委、民政局组织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在港口为旅客提供水、方便面、八宝粥、热粥、炒面等,为旅客提供各种“暖心”和急救服务,用爱心和汗水温暖了旅客的回家路。截至21日中午12点,已发放矿泉水3020箱,八宝粥1550箱,饼干1180箱,方便面1460箱,热馒头13800个,面包2300个,蛋糕1770袋,应急快餐3550份,其他饮料1450箱,32850人次得到救助,受到滞留旅客的高度好评。

“在这次等待中让我有很多触动,感受到了海口这座城市的‘温度’。”这是等待过海回重庆的旅客邹家成吃上热乎乎的肉粥时说的一句话,也道出了滞留旅客诚挚心声。

海口积极应对大雾天气,多方打通旅客回家通道,受到了中央多家媒体点赞。其中,央视分别在《东方时空》和《新闻直播间》播发多条稿件关注大雾通航,新闻频道直播和所发稿件多次重播。新华社播发综述稿件《全城总动员,温暖回家路——海口全城抗“雾”疏堵纪实》以及多条图文报道、音频报道、现场直播。人民网海南频道、央广网、中新网、中新网客户端等中央媒体同样不吝篇幅,滚动直播通航信息,报道海口各级各部门应对返程和过海高峰情况。

海南省市媒体全天在线“不打烊”,组织精干力量坚守一线报道海口通航情况,海南日报社报纸刊登相关新闻报道6篇,新媒体推送信息50条。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共播发各类广播、电视稿800多条(篇),截至21日18时,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平安旅途温暖回家路”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大直播特别节目》累计播出超过40小时。2月21日上午起在凤凰网直播平台推出“直击海口三港——FM100温暖回家路”的新媒体直播,在线关注人数超过30万。886新闻广播《春运特别报道:直击海口三大港口进出岛》特别直播累计播出27小时。微信推送《新海港暂时停航!针对旅客滞留情况,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作出批示》10小时内,阅读量破10万,网友后台留言近千条。

南海网推出《滚动关注海口车辆过海》直播专题,实时播报交通路况、天气信息,稿件量逾百篇,其中独家稿件60多篇。南国都市报微信推送信息2条,微博18条;海南特区报微文2篇,点击量超过8万;国际旅游岛商报两微一端推送信息195条;法制时报云平台直播信息36条。

海口日报共播发稿件和图片13篇,21日加推一个特刊。截至2月21日23时,海口网共报道1950条,阅读量超560万。记者分3组坚守港口一线,24小时发回稿件,值班编辑24小时实时编发稿件。海口网开通掌上直播、网站滚动直播、微博话题#2018海口春运#滚动更新、头条号滚动报道,其中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50万,海口网掌上直播阅读量破10万。此外,与三亚新闻网联动,共同发布最新过海动态,吁请三亚旅客错峰返程,传播效果显著。

海口广播电视台《海口新闻联播》栏目共派出10组记者参与报道,21日共播发9条新闻,推送微文9条,其中一条平均每小时滚动更新一次。FM95.4海口旅游交通广播(海口应急广播)18日起启动了港口应急直播,19日早上7点30分开始,24小时直播不停歇,台里总直播间、秀英港直播间、新海港直播间、交警直播间四大直播间立体联动、权威发布、实时报道、全方位服务过海返程高峰。20日起,与三亚之声南北联动,扩大服务范围。截至21日下午4点,直播时长超过80小时,共发布过海信息和路况信息10000条次,“交通954”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更新150条次,日均阅读量10万。

“此心安处是吾乡”。面对大雾来袭,海口全市上下一致、各单位各部门勠力同心,广尽地主之谊,全力以赴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以实际行动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海口日报记者陈丽园)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