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美丽中国>
江西:传统节日与非遗文化邂逅 收获新春不一样的惊喜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8-02-23  责任编辑:楚丹

茶灯戏《花鼓婆》。图片来源:江西日报

刘诗英创作的剪纸《神犬吠天》。图片来源:江西日报

万载傩舞。图片来源:江西日报

丫丫戏。图片来源:江西日报

当一年中最重要且美好的节日,与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美丽邂逅,会是一个怎样的曼妙场景?

春节,无论在城市繁华街头,还是乡村田间地头,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年俗活动,一道道意蕴深厚的文化大餐,让赣鄱大地的城乡之间洋溢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安福茶灯戏、瑞昌剪纸、万载傩舞、永修丫丫戏等一大批与春节喜庆氛围高度契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更是让百姓增长了见识,过足了眼瘾。

逛庙会,观灯会,听大戏,看非遗……人们在品味经典民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收获着这个新春不一样的惊喜和快乐。

安福:畲家茶灯闹新春

“茶灯来了,茶灯来了,快接福!”话音未落,一串热烈的爆竹声响起。2月16日(大年初一)晚上7点左右,茶灯表演队伍开进兰海照家,安福县洲湖镇北山畲族村茶灯闹新春由此拉开了序幕。

茶灯队一进兰海照家的院子,走在前面的灯笼便分列两边,铿锵的锣鼓声节奏加快,长长的草龙舞起来了,插在龙身上的香火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闪耀飞旋的弧线。一阵狂舞过后,草龙收起,靠墙摆放,尔后人员依次进屋,分桌坐下,开始了茶灯曲艺部分的表演。

“一品油竹半路来,来到你家要门开。打开门来接花鼓,先发人了后发财。”首先上演的是剧目《花鼓婆》,饰演花鼓公的张炎才一开腔就引来一阵叫好声。当晚,参与表演的有村民张炎才、谢贵华、谢海华,他们先后表演了《花鼓婆》《卖花线》《采茶歌》《补瓷缸》等10个剧目。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邻里乡亲前来观看,表演直到午夜时分才结束。

“北山村的茶灯家家户户轮着来,每晚闹一家,一直要演到正月十五。”张炎才说:“茶灯戏深受畲家人的喜爱,到哪家演出都是挤满了观看的人群,今年在外务工的村民都回家过年了,所以特别热闹。”

北山地处大山深处,是安福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全村现有801人。从明朝开始,北山村寨就兴起了茶灯戏,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中断。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帮助北山村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抢救性挖掘、保护当地文化遗产,从资金、人才、场地等方面扶持茶灯戏的复演,于是,村民们又开始排演茶灯戏。

据了解,北山畲族茶灯戏有别于湘西凤凰、浙江衢州等地的茶灯戏。北山茶灯戏每出剧目人物少,布景、道具简单,且没有艳丽的服饰,人物大多着朴素的戏装,与其他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

北山茶灯唱词也通俗简洁,幽默风趣,韵律感强,曲调优美动听,又富有乡土气息。比如,《花鼓婆》全剧只有花鼓公、花鼓婆两个角色,花鼓公拿折扇,穿长衫,戴礼帽;花鼓婆也只戴头巾,穿偏衣(纽扣不在中间的两色合成之衣)。其间只有花鼓公一人唱,花鼓婆只用肢体语言应和。唱词每段四句,每句七八个字。表演中,每唱四句,鼓乐响一次。“以前的唱词中夹杂客家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唱词中的客家方言越来越少了。”张炎才介绍。

北山畲族茶灯戏都是喜庆的题材,它集灯、歌、舞、戏于一体,后来又加入了民间小调,其内容丰富,有恭贺新春的,有表扬新风良俗的,也有反映喜庆丰收的欢乐,有表现劳动生活的愉快,还有歌颂纯真爱情的幸福,皆具有风趣而简练的故事情节。如《采茶歌》《摘花歌》《十二月绣花》等剧目,都反映了畲家人愉快劳作和甜蜜爱情,所以深受北山群众喜爱,特别是大年初一至元宵节,常形成“茶灯闹春”的盛景。

据张炎才介绍,北山畲家茶灯传下来的有50多个剧目,全部演下来,要演5个多小时,由于剧目长,难排演,现在北山村演出的保留剧目只有20余个。据安福县民族宗教局局长彭育红介绍,县有关部门已经在北山村建设了一座畲族民俗博物馆和一座戏台,将在博物馆陈列展示北山的茶灯文化,并将选择精品茶灯剧目常年在戏台表演,吸引游客前去观赏。同时,创作一批具有新时代气息、反映北山新风貌的茶灯剧目让村民排演,以丰富北山茶灯的内涵,让这颗民间文化瑰宝更加璀璨夺目。

瑞昌:剪纸剪出好年景

大年三十,81岁高龄的刘诗英老人把刚刚剪好的一幅剪纸作品《年年有鱼》,工工整整地张贴在了自家敞亮温馨的窗户上。而就在几天前,在瑞昌市文化馆组织的一场非遗文化迎春活动上,她喜庆祥和的剪纸作品《鲤鱼跳龙门》《农耕图》《麒麟送子》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窗户或者玻璃推拉门上贴上喜庆吉祥的中国剪纸,浓浓的传统年味立时荡漾开来。刘诗英说,自腊月以来,她可忙坏了。很多邻里乡亲纷纷上门找她“讨要”狗年剪纸作品,好赶在春节期间贴窗花,《神犬吠春》《狗年来福》《十二生肖》等作品,她都剪得停不了手。她说,这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贴窗花这种仪式,说明大家对传统年味的向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上升,这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来说都是好事。

刘诗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瑞昌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时至今日,瑞昌剪纸经过千百年民间艺人口传身授,已经从过去的田间地头、乡村农舍步入繁华的都市,成为全国颇具影响的民间民俗艺术品种之一。瑞昌剪纸艺术起源于汉、晋之间,历史悠久,与北方粗犷质朴的剪纸相比,更显现出南方纤巧玲珑的特色。创作上,瑞昌剪纸采用“非镂空”手法,犹如蒙着面纱的美少女般,含蓄而不失典雅、清丽。

在瑞昌的乡村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男人学犁耙,女人学剪花。”瑞昌民间素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说法,从这一在当地流传甚广的民谣,足以窥见剪纸之风行。瑞昌市文化馆书记曹方告诉记者,瑞昌剪纸主要从农村妇女手中流传下来,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剪纸艺术的“原汁原味”。农妇们仅凭记忆和想象,一手拿纸,一手运剪,直接将花样剪出。据专家考证,瑞昌市南阳乡排砂村周家元公祠内保存的“百花帐”上的图案,就是瑞昌剪纸的范本。

“百花帐”活动已流传千年,至今不衰,成为瑞昌重要的剪纸传统民俗活动,激发了瑞昌一代代女性学习剪纸的热情,造就了一大批心灵手巧的剪纸姑娘。目前,瑞昌拥有2000余名剪纸艺人,其中女性占总数90%以上。

这些年,瑞昌剪纸艺术大放光彩,备受关注,可谓“走出深闺天下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瑞昌有100余人共2000余件剪纸作品在国家和省级大展、大赛中展出或获奖。

正是广泛存在的精湛剪纸手艺,催生出一批城乡文化经纪人,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渠道将剪纸艺术精品推向文化市场。文化经纪人的兴起,重新焕发了一大批新老艺人创作激情。其中善剪历史人物的夏畈镇朱朴光创作的《水浒108将》《金陵十二钗》等剪纸作品经过市场运作,一次性获利8000元。剪纸艺人分布最多的黄金乡,85%的村组有剪纸艺人,有80%的农民从剪纸中得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而为做好瑞昌剪纸艺术传承、保护工作,瑞昌市重视并鼓励民间艺术机构以及中小学生接触剪纸艺术。不仅在瑞昌市现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剪纸培训基地,还在多所中小学建立剪纸兴趣小组,吸纳了1000多名中小学生学习剪纸,刘诗英、冯隆梅等一批剪纸艺术家亲自教授。

与此同时,瑞昌市主动与九江学院对接,在夏畈镇成立了九江学院“瑞昌剪纸教学实践基地”,旨在传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以剪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让瑞昌剪纸艺术大放光彩。

万载:迎春接傩祈吉祥

2月16日大年初一,万载县株潭镇同胜村鼓乐声声,年味甚浓,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桐树江傩神庙,迎春请傩,跟着非遗过大年。桐树江傩队在傩庙请出傩神后,穿上傩衣,戴上傩面具,奏响乐器,一年一度的傩舞闹春活动便开始了。

每年的除夕,株潭周边的岭东、潭埠、楠木、黄茅、双桥、高城、鹅峰以及浏阳、宜春等地的10余个乡镇会来桐树江请傩。正月初一,桐树江傩队在傩庙燃放鞭炮,把傩神请出来,从头到尾表演一番,然后出傩。春节期间,各地的祠堂、农户都会准备好爆竹、红包,接傩祈福,祈求平安。

万载傩舞源远流长,早在《论语·乡党》中就有记载,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它既是人们以娱乐形式向傩神祈求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一种祈祷方式,也是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傩艺人匠心独运,每个傩面具各具特色,有的目圆口阔,有的眉清目秀,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滑稽可笑,脸谱有红、绿、黑、白四种颜色。舞蹈动作必须符合“方、圆、扁、仄”的规律,各种舞蹈手势俗称“拗诀”,形成了万载傩舞悠闲、庄重、轻盈、洒脱的独特风格。

2005年6月,万载傩舞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一举夺得了最高奖“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唯一的“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和“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3块奖牌,同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桐树江傩神庙始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30年即组建了傩队,一代接一代,传承着古老的傩文化。傩队队员高洪平告诉记者,桐树江傩队有18名队员,72岁的高成所年纪最大,最小的是两名16岁的学生,而全村会跳傩的有上百人。这些年轻的学员在傩队扮演小鬼,表演“小鬼爬杠”。

潭埠镇池溪村沙桥傩庙是潭埠镇小学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67岁的沙桥傩队负责人丁冬生说,沙桥傩神多数被农户请到家里保平安,除夕下午傩神全部归庙,正月初一在傩庙请神,然后出傩。

当地农户都乐意迎接傩神,只要傩神在客厅桌子上摆一下,傩神便可保全家平安。如果轮到人家吃中饭,傩队就在他家跳傩,一般要跳一个多小时;在“打点”的地方喝茶吃点心,则只要跳半场。

丁冬生告诉记者,沙桥傩队正月在本村只有一天时间,每个组会安排哪几户来迎接傩神,全村20多个村民小组不分姓氏,都会迎接傩神保平安。初一以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活跃在株潭、黄茅以及宜春、铜鼓、浏阳等地。

沙桥傩舞的名气很大,是有很多粉丝的“网红”。2016年正月初四,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沙桥傩舞进行了直播,央视《远方的家》也拍摄过沙桥傩舞。

丁冬生告诉记者,沙桥傩队年纪最大的78岁,早两年还出去跳傩,现在走不动了,就不再出去了。沙桥傩队的队员多数在30岁以上,像表演“小鬼爬杠”就有三四个人会跳,但身体胖了点的就爬不了杠了,因为“倒挂金钩”难度比较大。

“我们也在培养年轻人,不培养接班人就会失传,目前培养了5名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春节期间带他们出去,在跳傩中传承。”丁冬生说。

永修:丫丫戏重焕生机

“没想到今年会这么火!从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一,9天时间,我们剧团接了20场戏,不仅在永修各个乡镇演,还到安义等邻县去演。”今年已经74岁的丫丫戏演员周文斌,说起话来中气很足,根本看不出是位古稀老人。

周文斌是永修县丫丫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杈镇龙光业余剧团的负责人。他们的剧团有15名演员,平日里大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锣鼓一响,登上舞台,他们又是一个个口吐莲花、腔调满满的丫丫戏演员。

“没有职业班社,没有专业演员,但家家有抄本,人人会演唱,逢年过节,锣鼓一响,三五农民合聚一起便能扮出一台戏剧。剧中旦角大多由男性扮演,头扎两丫丫小髻,饰以艳服,本地人于是称其为丫丫戏。”永修县文化馆馆长周江宁对丫丫戏如数家珍。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丫丫戏发源于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镇,脱胎于明末赣北板凳戏,距今有370多年历史。

丫丫戏最初的表演形式以清唱为主,不用表演,以锣鼓节奏配合,没有管弦伴奏,唱腔、念白均用本地方言,曲调悠扬悦耳,表情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淳朴的原生态艺术风格。明清时期,一些外来剧种相继流入,主要是采茶戏和京剧,尤以采茶戏在永修的影响最广,丫丫戏吸收了“北调”(武宁采茶戏)、“南调”(南昌采茶戏)、“湖调”(高安采茶戏)的精髓,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有的曲目和曲调均来自生活,是一部真正的原生态民歌小调。

周江宁说,丫丫戏承载了相当丰厚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内涵。以往,在每个村都有丫丫戏剧团,有着“送戏”“坐台”“联宗”“赛戏”等传统习俗。每年正月、二月是演戏的高峰,剧团外出演戏称“送戏”,到同姓同宗屋场演出称为“联宗”,剧团同台演出称“赛戏”。剧目也相当丰富,有《三女拜寿》《大清官》《绣鞋记》《百花亭》《琵琶记》《三宝记》《界石钟》《七层楼》等40余出,另独创剧目小戏有《桃花岭》《瞎子算命》《撇芥菜》《花子闹府》等20余出。

丫丫戏传唱至今,可见其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群众基础。

为了使这一珍贵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这些年来,永修政府部门也在努力。当地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专门组织工作班子,制定保护计划,拨出专款,对濒临失传的丫丫戏进行抢救。还组织人员寻访老艺人,广泛收集丫丫戏的唱词、曲谱等珍贵的资料,并把丫丫戏民间艺人吸收到乡镇文化站工作,鼓励他们带徒授艺。

在2018年永修县春节联欢晚会上,丫丫戏《古韵新唱》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生动明快的表现形式收获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当地文化部门利用节假日、农闲时举办农民丫丫戏演出及文化艺术节活动,已经成为常态,这样的举措既繁荣了农村文化,又扩大了丫丫戏的影响。

现在,永修县20多个农民业余剧团已成为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使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剧种丫丫戏又重焕生机。(江西日报记者刘丽强、毛江凡、邹海斌)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