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榜样公益>
广州:五老志愿队发挥余热献爱心 助力和谐友爱社区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8-02-22  责任编辑:楚丹

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金沙湾社区有一支“五老”志愿队,这支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老先进所组成的服务队,现共有80多人。

他们创新性地组建了帮教志愿服务队、网吧监督志愿服务队、关爱志愿服务队、道德教育志愿服务队、创文宣传志愿服务队5支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培养教育未成年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社会力量,被居民称为社区“一宝”。

番禺区沙湾镇金沙湾社区成立于2009年7月,社区位于沙湾镇东部,总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辖区总户数共12800多户,约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共8965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常住人口约7500人,辖内有23个住宅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商住融合区域。

社区“五老”人员,即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老先进,他们阅历深、见识广,且乐于奉献,是社区的一大“宝”。如何让老人更好发挥余热,各尽所长,考验着社区管理者的智慧。

教小朋友学书法。

为此,金沙湾社区于2009年10月成立了社区关公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5支志愿者服务队,分别为帮教志愿服务队、文明上网志愿服务队、关爱志愿服务队、道德志愿服务队和创文宣传志愿服务队。

普通的志愿服务队都已年轻人居多,但这5支志愿服务队却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以“五老”居多。“当中有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本身就阅历深、见识广,各种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他们本身也十分支持社区工作。”金沙湾社区居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志愿服务队总人数达到90多人。

“虽然他们都上了年纪,但对社区工作的热情丝毫不减。”该负责人对“五老”赞不绝口。在“五老”的支持下,金沙湾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辖区内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该社区于2017年10月被评为首批“广州市基层关工小组工作示范点”。

沙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5个志愿服务队已发展成为社区培养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社会资源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社会力量,为社区关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除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外,“五老”参加社区管理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这样一群热情的老人,我们在工作上的负担减轻了不少,他们是社区管理不可或缺的力量。”该负责人说。

牵手问题青少年走出阴影

为了更好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5支志愿服务队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帮教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辖区内问题青少年、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救青少年的帮教矫正工作,通过与社区警务室紧密合作,引导问题青少年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正不良行为。

李某是金沙湾花园一名厌学少年,不快乐的童年导致出现了心理问题,沉迷于网络后离家出走且不愿上学。摸查清楚后,队长亲自带队并安排队员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详细交谈和耐心教导,使该青少年重回家庭、重返校园。目前对已初步掌握的6名问题青少年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法进行帮教,促使他们逐步走出阴影,并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文明上网志愿服务队负责巡查区域内监督是否有无牌无证黑网吧经营、是否有未成年人员违规涉足黑网吧活动,如发现情况立即向社区警务室或社区居委会汇报。

文明上网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组织各队员轮流值班,以“找孩子”名义,每天不少于3次直接到网吧进行暗访,在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开展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促使经营者自觉合法经营,净化网吧环境,最大限度遏制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侵蚀,近年未发现有黑网吧或未成年人员违规进入网吧等情况出现。

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编织中国结。

织就社区大家庭爱心网

针对特困家庭和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关爱志愿服务队近年先后自筹8000多元,为5名困难学生解决基本学习费用,每年春节对近10户特困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还协助居委会为5户困难家庭申办了低保户。该队坚持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每年“六一”都到幼儿园,与孩子们愉快互动并捐赠文具、书籍。同时创新性拓展“小金雁”关爱服务,积极发动来穗人员子女登记造册,并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小金雁”们及其家庭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此外,道德教育志愿服务队则对青少年开展业余时间的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老人们发挥特长,先后开展了书画、诗词等传统文化培训班,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而创文宣传志愿服务队结合创文宣传,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大地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广州日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