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从“点石成果”到“点果成金”−−−石林“周和平人参果”的传奇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10-30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中国网讯  一提起石林,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这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姿百态的核心景观,是大自然将石灰岩溶蚀后形成的。然而,在距此地20公里的石林县西街口镇有30多万亩荒山却不是石灰岩地貌,地表连续分布的玄武岩风化后的石漠,毫无石林景区的风采。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这个不毛之地似乎像月球表面一样荒寂,从来就没长成过庄稼,也没有种活过树,发展农林业生产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大家对改变这里的面貌心有余而力不足,科研机构也无计可施。

 

高原石漠地区的生态修复(即石漠化治理),一直是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扶贫机构工作中之“难点中的难点其难点在于,原有的“绿水青山被破坏后,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石漠”,使农业与林业生产失去了依托---这个过程,与农田、草原、森林的“沙漠化”、“荒漠化”等一样,都属于“逆向演替”。其中,在石漠化并非特别严重的区域,土壤或多或少地还存在,治理还有希望。但是,西街口镇的这30万亩石漠属于火山喷发之后自然演化出来的“原生石漠地表充其量可认为是形成土壤前的母质层。如果可能的话,要自然形成可耕作的土壤少说要上万年此地的生态构建,显然要比可以进行生态修复的地区难度更大。

 

然而,“点石成果”的传奇却在西街口发生了一个叫周和平的人,当初并没有高科技手段没有金融背景没有通常的后盾,仅凭一己之力,竟然在连土壤都没有、灌溉条件极差的不毛之地,大面积培育出来高品质的特色功能食品---“周和平人参果,而且产品身价还在扶摇直上。这不仅是“点石成果”,而且是“点果成金”了!二者的结合,不就是传说中的“点石成金”吗?不就是习总书记说的“金山银山”吗?

 

在周和平的带动下,该镇的人参果种植面积,从8年前的200亩猛增至今年的3.2万亩---增长了160倍,产量预计达6万多吨,创产值将超过4个亿,一举战胜本地的传统支柱产业---烤烟,成为全镇第一大支柱产业。全镇农户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万元,贫困户从10年前的1,860户减为225户,全石林县最贫穷的乡镇由此一跃成为最富有的镇。2011年石林人参果入围农业部特色农产品金奖,西街口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顺理成章、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人参果之乡”。

 

有人说“高手在民间”,此话不假。凭心而论,这个成果可比肩以色列的沙漠农业!

 

人参果的学名为“南美香瓜茄”,又名“长寿果”,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北麓,属茄科类多生双子叶亚灌木,因其果肉清香多汁,腹内无核,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特别是含有“抗癌之王”的硒、钼、氧化氮以及预防冠心病的钴,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有裨益,有“生命之火、果中之皇”的美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有《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脍炙人口情节,不免增加了人参果的神秘色彩,但现实中的人参果口感普遍不好,甚至不如黄瓜。

 

1996年初,周和平这个1956年出生的湖南汉寿人,开始逐梦种植人参果。他有着湖南人的豪爽与执着,有着大爱之心与企业家的精明,曾经身价2亿多元。好奇、有钱、转行、农民出身、当过场长……种种因缘巧合,使我想到要开发最好吃的人参果。”他将人参果从贵州的花溪种到中国当时唯一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从江西的吉安种到湖南的石门、汉寿,经历过百年不遇的大霜冻,也遭遇过毁灭性的植物病毒灾害……几年下来,周和平损失累计超过1.5亿多元。祸不单行,为了逐梦他没法顾家,16岁的儿子发生意外死了,老婆和他离婚,女儿放话“您再干人参果,就断绝关系。”

 

面对屡战屡败的惨景,要说不胆寒,肯定是假的。周和平也曾经担心过家破人亡、客死他乡,怀疑自己“是不是种人参果的命?”

 

心不死,就总有希望。为了逐梦,他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仍千方百计寻找口感好的人参果品种。中国的人参果尝遍了,还尝过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只要听见没吃过的人参果,就想方设法亲口品尝,结果口感都不满意,不免心灰意冷。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周和平顺藤摸瓜地来到了云南石林县的西街口镇宜奈村,发现了口感较好的人参果。2008年秋,他终于明白了决定人参果品质的关键因素是阳光、土壤、空气、水、海拔等诸多因素,西街口的条件得天独厚、与众不同,那里可能是“神果的天堂,我苦苦寻找的世外桃源!”

 

然而,老周的女儿知道父亲还要到云南种人参果,苦劝父亲回湖南养老。但他九头牛都拉不回头,执意到云南东山再起,最终造成“至今和独生女有联系不往来”的僵局,成了孤家寡人。

 

为证明自己不是“能说会道、操湖南口音讲大话的骗子”,是为“世上最好吃的人参果产业”落户石林的、干实业的湖南真汉子,这个没有豪车、没有团队的人在2010年初只身来到石林,与西街口镇签下投资3,000万元开发人参果的招商引资合同,和退休教师毕凤书合作盖起3所各600多平方米房子做为果品交易市场,成立“路花人参果合作社”,将3个村中自发种植人参果的群众吸收为社员,签下保底收购果实的协议,全力动员农民大种人参果。他还曾借钱一百多万元给合作社和大户发展人参果,曾送种果累病的老人住院治疗,宁可将无法售出的几百吨人参果烂在自己手中也不让农民遭受损失,因而与当地人的关系十分融洽,甚至少数民族家庭出现内部矛盾时也曾请老周去调解。

 

发现美味的西街口人参果后,变得谨慎而理性的周和平拿着果子请国家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专家化验分析,发现西街口人参果含有硒、硼、钙、镁等11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含量是普通水果的110倍,蛋白质是鸭梨、金帅苹果的9倍;维生素B10、B20分别是黄瓜的8倍和9倍,加上西街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注定人参果的品质国内无双,世上罕见。看着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大等权威机构的一份份科学报告,周和平欣喜若狂,他明白了10多年屡战屡败的根源,明白了石林县才是他种“世上最好吃人参果”的天堂、圣地,誓志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在此逐梦,一定要成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果痴”。

 

在专家帮助下,周和平很快发现西街口镇的原生石漠矿物质丰富,硒含量比红土壤更高,排水性好、不易板结开裂、春季升温快,是人参果生长的最佳环境。只要带足种苗培育时的原土,施好有机肥,寸草不生的石漠基质上种出的人参果又大又好,便下大力气研究原生石漠的生态构建工作。在种植人参果三四年后,这里的风化石得到改善,也可以种植其它作物。这个“点石成果”的成果令周和平非常兴奋,他迅速租下大坡头山周围3,000多亩不毛之地,投巨资买来推土机、装载机、汽车,大修上山道路,开始推山头、填沟壑、砌挡墙、造台地、铺浮土,随后栽种人参果苗。几十个工人终年奋战在山上,没电自己发,没水下山拉,一派愚公移山的感人场面。

 

他自费请科研人员协助研发推广脱毒种苗和标准化栽培,请来专家举办培训班,培养种植带头人,常年累月、逐村逐组宣传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管理,见人就宣讲种植人参果的好处。他和科技人员一道研究适合石漠地区使用的有机肥,从国内外弄来防治人参果病虫害的生物药,推荐给农户使用。他研究果品成熟周期,要求公司、农户错期种植、错峰上市。为防“一夜大霜,果苗死光”的悲剧重演,他在专家指导下,探寻温室大棚的栽培技术,以及微滴灌技术的运用。

 

为打开市场,周和平拿着汗水换来的、掏钱买来的果子,到北京、深圳、长沙、昆明等地送人品尝,散发宣传材料;举办人参果节,请记者到地里现场采访报道;赴北京等地搞推介、做广告,请中央电视台7频道《每日农经》、《生财有道》等栏目自2011年起,连续3年到西街口做专题报道,并得到了中国网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

 

目前,他又在征用的120多亩土地上实现了三通一平,准备融资建一个饮料厂,不仅为人参果的次果、小果、滞销果找条出路,而且还想让人参果饮料去PK可口可乐。

 

作为推动人参果发展的功臣,周和平过得怎样呢?他新组建了家庭却买不起房,只能租房住;6年没买过一双袜子,衣服全是穿旧的;出差、下地坐的是客货兼用的微型面包车,钱都慷慨地用在了人参果事业上。8年多来,他花光了带到云南的五千多万元存款,欠了几百万的债无法还,债主经常登门讨钱,他不得不时常拆东墙补西墙,连妻子多年攒下的十多万元私房钱都拿出来发员工工资。

 

周和平本想,今年人参果种的多,到年底可以力争把欠债还请,但9月3日邻县人打催雨弹引下大冰雹,偏偏打在他连片的人参果上!面对毁灭性的灾害他抱头痛哭,想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他语出悲壮地说“处处黄土埋忠骨,我死后就埋在西街口,和人参果为伴,不想回湖南老家了!”

 

面对未来,周和平充满企盼,觉得农民富起来,是自己莫大的安慰,企业的困难总会过去。他憧憬着,一是石林的人参果达到年种植30万亩,年产100万吨的水平;二是渴望各级政府下力扶持石林这个中国最大、世界最好的人参果之乡;三是全力扶持人参果深加工产业,防范果多伤农;四是探出一条次生石漠的生态修复与原生石漠的生态构建之路。

 

从“点石成果”到“点果成金”,逐梦之路虽蹉跎坎坷,回眸展望必荡气回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与“得到”之间的“做到”。要真正“做到”,就必须为梦痴狂、锲而不舍、一以贯之,重过程而轻功利、善用丰富智慧。周和平念念不忘长沙岳麓书院的铭文“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总说他是“一生一世一件事。”他的经历,就是具体落实中央要求的“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体现“精准发力”的写照,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绿色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写照。(范小克供稿)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