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美丽中国>
“慈善公民”小目标:打造第一善庄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10-18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 “慈善公民”小目标:打造第一善庄


    刘全林在环丹山庄。

9月10日,在晋城市文体宫,《谁不说俺泽州好》魅力乡镇电视竞演决赛正在紧张录制。在金村镇的展示环节中,一名个头不高、身着唐装的男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张臂握拳,掷地有声:“我来自环丹山庄中华善文化园。我的小目标是:保护千年古村水西,打造太行第一善庄。”
  他就是晋城市工程师协会会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全林。
  泽州县金村镇水西村,古称“环丹山庄”。由于村内无企业,地下无资源,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却得不到保护和开发利用,村里人都到外地打工谋生。为在家乡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村人走上富裕之路,泽州县金村镇水西村人刘全林,看准了村内现存的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与村两委商定:投入1000万元,复活“环丹山庄”,打造中华善文化园。两年多过去了,刘全林已拿出500多万元的积蓄用于恢复山庄的建设,对关帝庙、文昌阁等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
  如今,看着初现芳容的环丹山庄,这位不图回报的“晋城慈善公民”又做出惊人承诺:“20年后,等山庄经营有了效益和回报,我愿意将这座完整的 环丹山庄 无偿地交给村里,作为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成为乡亲们实现共同致富之梦的 聚宝盆 。”
  10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水西村。

  走慈善之路

刘全林今年57岁,他开过饭店,和别人合伙组建过招标代理公司,2009年,刘全林注册了自己的招标公司,吸纳了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短短几年,在业内获得良好的口碑。
  考虑到晋城市工程领域缺乏建筑人才,经调查,刘全林决定成立一个专门汇聚工程师的协会,在整合晋城市的人才资源与技术力量基础上,为实现城镇一体化铺路搭桥。2013年9月11日,晋城市工程师协会挂牌成立。协会成立大会上,他个人捐资100万元,在晋城市慈善总会设立“百村百名工程师培养专项基金”,五年内培养100名家庭贫困、并有工程师梦想的矢志青年。“给当地工程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这比给每人捐1万元效果要大得多。”刘全林说,只有真正转变困难人群的思维方法、意识和责任,才能达到慈善最大的效果。
  近4年来,刘全林始终热衷公益:100万元设立专项培训基金,用于培训家庭困难的青年技术人才,如今已有40余人完成培训,走上工作岗位;300万元办“公益大讲堂”,邀请清华大学及全国知名教授来晋城讲学,目前已举办10期,培训了6000余人次。“把清华等知名大学的课堂搬到晋城,能为晋城的人才节省多少学习成本啊!我花点小钱,为晋城人带来大福利,不亏本!”他说。
  2014年3月,在晋城市慈善总会举办的“小城大爱”颁奖晚会上,晋城市工程师协会被评为“晋城市最具爱心慈善企业”,刘全林则被授予“晋城最具爱心慈善公民”。
  2015年,刘全林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他当选为晋城市第七届人大代表。

  修复环丹山庄

“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了,许多地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回到村里却感觉变化不明显,有点本事的人都在城里买房子搬家了。”提起在家乡投资,刘全林深有感触。
  地上无企业、地下无资源的水西村,仅靠农业生产维持发展,很快就显现出经济发展的短板。家乡的处境,刘全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心思索着该怎么样才能拉一把。
  2015年年初,水西村两委负责人登门,提出让刘全林帮助村里上项目发展经济。“是让我小帮,还是大帮?”他觉得:“小帮就是每年给村里两三万元,大帮就是将自己的积蓄都投到村里发展旅游,带动全村人致富。”
  刘全林早有重建环丹山庄之念,能让水西村迈向小康、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更是他多年的愿望。发源于高平发鸠山的丹河,在水西村东转了个弯,然后缓缓向南流去,“水西”也因此得名。2014年年底,随着丹河人工湿地、丹河龙门湿地公园的相继竣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丹河沿岸生机盎然。
  水西村有300多户1200多口人。“每户救济1万元,也就300多万元;送给每人1万元,也就1200多万元。”然而这不是刘全林的行事风格:“1万元也撑不了多久。花完了,以后还是挣不到钱,啥也存不住。不如把这些钱集中起来,做长远的投资打算。”
  脱贫先立志。刘全林的设想是:撬动水西村的经济发展,改变村容村貌,引领村民致富,与水西村两委联手,自己投资1000万元,复活“环丹山庄”休闲农业旅游景区,争取5年内300名村民实现创业就业的梦想。其中100余万元,修建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给村内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安享晚年、老有所乐的场所。
  计划刚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首先是家人及亲朋的反对。“白日梦”“白撂钱”“是傻子干的事”……这是刘全林听到的频率最高的词儿。虽然孤立无援却初衷不改。村里一些人不理解、不同意,甚至还有人认为,刘全林是私心作祟,打着“回报家乡”的旗号,想谋取自己的利益……
  为了得到村民的理解和认可,他与村委与村民真诚地掏心交底。他说:“我并不是要自己挣钱,而是要让乡亲们一起致富。所有投资属我的,融资也好,集资也好,投资我来解决。村里提供土地,并帮助做协调工作。山庄建成以后,经营管理20年后,全部无条件送给村集体。”
  2015年4月,得到村民同意后,环丹山庄开工建设。去年重阳节,村里的老人们已入住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如今,文化广场、接待中心、善文化研究中心已经落成。
  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刘全林累计投资500多万元,环丹山庄初具规模。

  挖掘家乡“善”文化

10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水西村,环丹山庄的城门门楣上,还镶嵌着清道光年间的“环丹山庄”“礼门义路”石质匾额。
  在复建环丹山庄期间,刘全林不停地参阅古籍,走访村民,搜集任何能够更好地打造特色经济品牌的资料。经过多方考察,他将环丹山庄发展的主题思想定为“弘扬善贤文化”。
  “善”的主题并非他一时心血来潮,是对历史上的环丹山庄的文化进行延续和传承。刘全林的“善”念“善”举,也影响水西村发生悄然的变化。
  “环丹山庄”之名出自水西刘氏家族。水西刘氏一脉,是名门望族。据考证,明宣德年间,水西刘氏的先祖、曾任都指挥使的刘以轩定居水西。数百年来,刘氏家族以“信义”和“善行”传家,并成为一脉家风。
  为继承先人留下的“善贤”精髓,在新建的环丹山庄主景区南城门落成时,刘全林特意请工匠刻了两个“善”字;而城楼里面的影壁上,则是一个3米见方的“善”字,表示人的善心,藏在腹中。“三个大大的 善 字,寓意三人成众,众人为善,则天下皆和谐太平。”刘全林还在新建的西门楼门楣上镶嵌了“善行义道”的匾额,也是为了继续发扬和传承善贤传统文化。
  明年,刘全林计划投资200万元,将村内“文革”时期被毁的文笔塔恢复重建。重新设计的文笔塔,仍为七层八角古式建筑,总高度31米。另外,还要建设万善湖、湖心岛,并通过对村内古民宅旧房改造,修建一条明清风情的小吃街。
  按照刘全林的想法,建成后的环丹山庄是不收门票的开放式景区,游人随意看看景、登登塔。在统一的指导和规划下,村民可以开农家乐当“自己的老板”,以此带动和解决村民创业。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开四五十家农家乐,每家用三四个人,就能解决200人就业问题。再加上庄园及日间照料中心也需要二三十名工作人员,这样一批村民就实现了在家创业梦。

  “10年之内建成环丹山庄,把她打扮得更美,这就是我现在的事业。如果实现不了这个愿望,我的人生就不完美。”刘全林说:“20年后无偿将山庄作为集体资产交给村里,就是要在20年中,用我以及其他人的成熟经营理念,少走弯路,帮助和引导村民逐步走上正轨,尽早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刘全林说:“等年底或明年春节前,我想给村里300多户村民每户分1万元股份,让大家吃个定心丸!”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