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小朋友画廊:公益仍需信任专业的力量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09-01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
原标题:再谈“小朋友画廊”:从杨晓霞、杨六斤到罗尔事件,善款太多怎么办? 两则公益往事:收到善款太多怎么办? 1994年,发生过一起当时震动全国甚至引发海外关注的争议事件,即北京社会各界救助患罕见疑难病症的山东农家少女杨晓霞的爱心活动。当时,不到一个月时间,爱心人士共捐款87万余元——这是1949年之后社会对个人捐助最大的一笔。 杨晓霞(中) 本来一切都进展得很好,但随后杨晓霞的家人提出:春耕快开始了,想从捐款中支出点钱购买种子、化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 有捐款人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管理和使用,那就把自己捐的钱收回去。人们担心的是,巨额善款仅靠个人的道德而没有规范的管理使用机制,不能保证善管、善用、善终。 最后,杨晓霞及其监护人、杨晓霞家乡政府代表和北京军区总医院代表,三方共同签订《杨晓霞救治金管理使用协议书》,随后又组成“杨晓霞救治金管理委员会”,并聘请了两名法律顾问和一名审计师。 管委会在详细规划资金用途之后发现,还结余45万元善款。一时间,“45万元剩余捐款如何善终”“我们能用杨晓霞剩下的钱吗”“反思爱心捐款”等关注与探讨的文章纷纷出现。 当时极有影响力的央视《实话实说》,专门组织了一场“捐款结余怎么办”的讨论。最后,杨晓霞将45万元剩余捐款转赠宋庆龄基金会,并设立“少年儿童疑难病症科研奖励基金”,这个事件才算彻底画上句号。 2014年,广西又发生了一起影响巨大的公益事件。 当时,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扶贫活动报道了贫困学生杨六斤的故事。报道说,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爷爷奶奶去世后,他就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他每年只能从堂哥那里领500元生活费,常吃野菜充饥。 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媒体将杨六斤的个人账户公布在电视上,一个月时间里收到的善款达到500多万元。但随即又传出:杨六斤的亲戚及镇干部为图谋巨额捐款,准备将在外的杨六斤强行接回;获得巨额捐款的杨六斤成为了香饽饽,广西卫视对杨六斤的报道也被曝光有不实之处。 热点公益事件中的“反转”和阴谋论 从1994年到2014年,跨越20年,事情重复发生。但还没有结束,2016年11月,《慈善法》刚刚实施的不久,大家记忆犹新的“罗尔事件”发生了。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微信朋友圈去年底曾被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屏。文章作者罗尔发文为患白血病的女儿募捐,随后网友通过微信打赏很快捐款逾两百万元,远超治疗所需费用。 很快有人爆料称,这是一起营销事件,反转的剧情再次出现。人们也发现其实女儿医保报销比例很大等。最终,相关方原路退回网友260余万微信赞赏资金,才逐渐平息了舆论讨伐。 仔细研究这3个典型的事件,大家不难发现其共同特征——社会捐赠、直接指向个人、为个人发起筹款。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后面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在损伤公益行业的立命根本——公信力。虽然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质上与公益无关,或者说恰恰就是没有专业公益组织介入才导致的。 有了这些铺垫,我们就可以来谈谈近日刷屏的“小朋友画廊”公益项目。几天前,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很多色彩亮丽、风格奇异的绘画刷屏,也都花1元钱购买了一张画作为屏保,真可谓“最美的刷屏”。 这些画的作者最小11岁,最大37岁,都是自闭症、脑瘫和唐氏综合症等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用户每购买一副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就相当于向由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WABC)“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进行了捐赠。该项目旨在消除社会偏见,帮助这些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要评价的是,这个“互联网+艺术+公益”的创新传播项目,可谓是今年一个现象级的传播案例。对于中国的公益圈来说,尤为难能可贵。以前的很多公益活动和倡导传播,都是圈内的自娱自乐,很难扩散到行业之外。如今这个“用艺术点亮生命”的项目,掀起了全民关注参与的热潮,将会深刻地去影响公众对于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的关注,是一件成功的公益传播。 但随之而来的阴谋论和各类质疑,也是来势凶猛。在大家都习惯热点刷屏都会反转的心理预期下,这个项目也被放到了放大镜底下,成为众矢之的。 很多项目本身的质疑,比如,这种活动是否会形成对于自闭症等群体的不真实印象,认为他们都是艺术天才会“浪漫化”这个群体。这些讨论其实是非常有益的,都是推动社会对于这个原本可能是忽视的群体的认知和关注。 可是,其中有些质疑源于对公益运作的误解,其实会造成社会对公益行业的认识偏差,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比如,有人质疑“款项为什么不是给这些画作者,而是落入一个NGO账户”,这就需要回到前面所提的案例来讨论了。 “授鱼”容易,但公益仍需信任专业的力量 长期以来,中国对于公益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给钱给物的层面,虽然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现实中,人们总是不能或不知道遵循这个理念,还是希望直接给钱,希望他们马上就改善生活。 确实,“授鱼”很方便快捷,但是,后续的问题谁来解决?尤其是为什么杨晓霞、杨六斤、罗尔女儿可以获得这么多善款,另外一个人同样的境遇,享受不到呢? 以“罗尔事件”为例。罗尔以他媒体人的写作能力,很快引起了关注,然后大量的钱汇集到他个人账户里,最后以至于失控,完全超出需求。这就是善款给个人的最严重也是最容易出现的后果,也很容易导致公益资源分配的失衡和不公平,无数更需要帮助的贫困白血病儿童或许正在绝望之中。 公益最核心的价值是保证其公平性。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专业公益组织,作为公众和受助者的桥梁。比如,在“罗尔事件”中,如果钱给一个专门服务儿童白血病组织,只是以他女儿作为主人公来讲述这个项目,然后实现传播扩散,相信这些蜂拥而来的巨额善款可以帮助到更多儿童,而不用原路退回了,后面很多质疑也就不会有了。 包括第一杨晓霞案例,最后的解决之道,还是回归到公益组织上(转赠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专项基金),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再来看“小朋友画廊”项目,它虽然也是选出一些画作者作为传播主角,但是这个项目本身只是以他们为形象代言人,他们筹到款的将是服务于千万个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精智障碍患者,他们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而已。这样才能做到将有限的公益资源,让更多同类人享受到,维护公益的公平,让社会爱心最大化,这不是比把这些钱分给那些作画者更好吗? 退一万步说,如果没有NGO,哪怕真的如公众说想的要给钱,单单给自闭症群体(据统计目前数量有200万以上),这钱又怎么给?自己能掉到他们头上?还不是要委托一个专业组织来更平衡地分配吗?这就是公益需要专业人士和组织的基本要求。 一个项目或多或少都会有很多问题,这个也可以理解,所以需要媒体、财务审计、项目评估等相关的专业人士去监督。从项目执行、财务规范性、信息公开透明等,都需要密切关注。但是,只有全社会能够在基本的公益常识这部分有共识,才能不断达成更深入的公益监督,以促进公益的发展,否则公益只会停留在低水平状态的徘徊。 所以我以为,需要不断向公众传递的最重要的公益常识,否则大家都不信任和认同公益组织,整个公益行业就无从发展,只能停滞在大家“献爱心”的初级阶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