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美丽中国>
民国时期岭南大学教师村 变身广州第一个公益地标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08-01  责任编辑:公益中国

■怡乐路里的1+社区“非儿戏”厨房上贴满了这里各个公益团体的名字。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婷 何姗 摄影何姗


       一栋将近百年的红砖别墅,被修缮改造后,变成公益组织办公聚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开展“头脑风暴”,讨论各种社会热点问题。


       一栋近百年的西式洋楼的天台上,一帮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观看纪录片《无薪时代——未来不用工作》,他们思考着,文凭是好工作的敲门砖?不需要工作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就发生在中山大学西门附近怡乐路旁边的深巷里,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岭南大学的教师村(详见《新快报》2017年7月27日A10A11《鲜为人知,被广州文化遗产普查遗留,这里藏着一个民国时期岭南大学教师村》),民国时期遗留下的几栋红砖绿瓦的老房子,一度荒废破败或住满72家房客。这两年,风烛残年的老房子迎来了一批年轻人,他们修缮老房,办公益,开公司、图书馆……

从早期的中山大学社工组织,到倡导绿色单车的拜客绿色出行、推动社区创新发展的千禾社区基金会……这一片区的公益版图正不断扩大。目前,有30多个公益团体扎根在怡乐路一带,将新潮带进传统社区,成为广州第一个公益地标。


       公益机构修缮改造老房子办公、搞活动


       最早进驻的是拜客绿色出行,这是一家关注广州自行车出行环境的民间团体。2015年,拜客绿色出行总干事陈嘉俊把怡乐九巷11号这栋民国老房子租下来。投资30万元修缮,将二楼全部打通,变成了一个大的联合办公场所。目前,拜客绿色出行、千禾社区基金会等5家公益机构在这里办公。而一楼,陈嘉俊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平日里,广州市各路公益人会在这里交流聚会,培训学习;到了周末,街坊们、市民们可在这里免费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如今,这栋曾经住满72家房客的民国老别墅有个温馨的名字,叫“1+社区”。


       在这里办公的千禾社区基金会是国内首个以社区命名的基金会,推动珠三角城市社区融合、社区环保,让社区更加美好。今年年初,千禾社区基金会将办公地点搬到了怡乐社区,关注怡乐社区的发展。今年2月,广州第一个公益领域的图书馆——807图书馆搬到怡乐路95号这个两层独栋老别墅办公,把老房子变成了社区公共图书馆,向街坊免费开放借阅。


       为何会有这么多家公益团体在此扎堆?在千禾社区基金会传播主管陈淑妍看来,这些年轻人多来自附近的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这里原来有博尔赫斯书店等多家文化机构,是文青们的聚集地。


       公益小故事


       ●广州第一家“绿房子”,周末来这里,帮助孩子建立社会化关系


这是一个周末的早上,“1+社区”里摆放着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的软萌玩具和绘本故事书等。孩子们坐在地上开心地玩着玩具,几个家长坐在一起聊天。


       峻源和Amy坐在一起玩,峻源想要伸手去抢Amy手中的红色玩具车,Amy则紧紧地将玩具车抓在手中。在一旁的指导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立马上前阻止,她轻声地对峻源说,“你要问过妹妹,可以把红色的车给我吗?”


       听到指导老师的话后,峻源停下手来,他没有开口,而是一直看着Amy手上的玩具车。这时,Amy笑着将手中的玩具送给了峻源,“给你玩吧。”指导老师再次引导峻源,“你要说什么呀,‘谢谢妹妹’!”


       每到周末,“1+社区”就会变身为“绿房子·怡乐园”亲子空间,免费向社会开放,除了怡乐路附近,还吸引了远在天河、番禺等区的亲子家庭来参与。


       “绿房子”最早由法国儿童精神分析家多尔多提出,为孩子及其父母提供一个有利于社会性交往的交际性场所,帮助孩子获得独立自主性,并接受一些简单的社会性规则,譬如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自由地玩耍、做游戏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完成社会化。如今,法国已经有近200处类似的“绿房子”。而中国第一家绿房子也于2014年12月在上海正式开放。怡乐园亲子空间是广州的第一家“绿房子”,由 807图书馆发起建立,邀请中山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博士徐慧主持。


       这是峻源的妈妈第二次带峻源来参加“怡乐园”亲子空间。她说,“平时和孩子相处存在好多问题,他做一件事情我会喜欢去限制他,我习惯说‘你不要这样子’。在这个亲子空间里,遇到类似情况时,老师会用刚刚峻源抢Amy玩具车的这种方式来教育,我在一旁也学到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社区厨房,为自闭症患者及家属提供就业机会


       在“绿房子”里,孩子们玩得正开心,一位穿着“为人民服务”深蓝色围裙的男生端着一壶饮料,他把饮料放下后,一句话没说默默地就离开了。


       原来这个男生是“绿房子”隔壁的“非儿戏”社区厨房的实习生,名字叫做小严。


       陈嘉俊把一楼的副楼免费给几个自闭症家庭开设社区厨房。“非儿戏”社区厨房为自闭症大龄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就业机会。家长负责在厨房做菜,自闭症儿童负责简单的日常工作,如洗碗、扫地、送餐等。


       在厨房里,特教老师正在手把手,认真地教着小严抹冰柜。“他们现在很缺乏的就是机会,社会给予的机会很重要。”助教老师说。


       来社区厨房帮衬的多数是周边的公益团体的人,陈嘉俊认为:“‘非儿戏’社区厨房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群体,居民也都可以看到,这个地方也都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在这里吃饭,是可以帮到其他人的。”


       “天台实验室”的免费电影: 年轻人边开公司边做公益


       在怡乐社区里,热心做公益的不止是这些进驻的公益机构,还有一些在这里开公司的年轻人,他们在用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干着“公益活”,键洋环保公司负责人七星就是其中一位。


       2015年底,他租下了怡乐七巷10号这栋有近百年历史的西式洋房的二楼,开了自己的公司,他重新修整了墙面,地面。2016年10月,七星又将三楼租了下来,他将屋顶的瓦片全部换过后,把三楼一部分租给朋友做花房,而另一部分,七星改造成了一个公共空间——“天台实验室”。


       每周四晚上,通过豆瓣、微信公众号,召集一批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电影爱好者来到天台实验室,他会选择不同主题的纪录片和文艺片在实验室里放映,同时让参与者通过观看电影思考当下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其它时间里,天台实验室还会与807图书馆等公益机构合作,开展读书分享会、亲子活动、主题交流会等活动。


       “我们公司是做环保,我的理念就是通过对外空间,去做一些宣传活动。通过放映会的形式,吸引大家来到这个地方,思考社会环保问题。同时,我们也和807图书馆合作,通过放映来引导大家思考社会问题。”

办社区艺术展


       “让公益走向社区,推动社区文化”


       公益组织进驻怡乐社区,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社区和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走在怡乐社区的小巷里,会发现这个社区充满“艺术气息”:居民家的铁门被画上了五颜六色的卡通图案;老民宅门口的小花圃摆着各种不同的植物;社区里的盆栽摆置了一个个颜色鲜明的小黄人……


       今年6月,千禾社区基金会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开展“怡乐行——社区与实验艺术”活动。24位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学生实验艺术系的大二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到怡乐社区,为居民制作记忆档案、改造居民门前的花圃、给居民家的猫猫手工缝制一个猫窝等,以艺术的形式美化和改造社区空间。


       “怡乐社区没有宗族联系,平常邻居仅仅是买菜经过打招呼,我们就希望社区居民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打破陌生社区局面。目前先将社区居民聚集起来,看看大家有什么需求,我们可以去帮助和解决。”  陈淑妍希望加强居民关系和沟通。


       “透过公益组织,社区公益带动社区文化”这也是陈嘉俊的期望。


       来到这里考察民国岭南大学教师村老房子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彭长歆也被这里发生的新变化所触动:


       “怡乐村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老房子的风格,而是经由年轻人的进入和操弄,一种特殊的、迷人的社会空间正在形成,并逐渐改变了怡乐村的遗产化路线,它影响着、扩散着、重塑着怡乐村的社会性,并使其有了重塑自我身份的可能性。”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