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民公仆
从"摊上事儿"到"干成事儿"——河南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记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03-15  责任编辑: 张雨荷

    新华社郑州3月14日电题:从“摊上事儿”到“干成事儿”——河南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记

    新华社记者孙清清

    “蘑菇基地又出事啦,半夜有人偷偷把刚盖好的大棚拆啦,这下可咋办。”64岁的李术生老汉跑到村委会嚷道。这是去年春天发生在河南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的一幕,现在这一幕不再发生了。

    这要从一年前湾店村来了驻村第一书记说起。

    2015年8月,河南选派了1.2万多名优秀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实现省内贫困村全覆盖,驻村干部一项重要工作是扶贫。

    湾店村,位于革命老区新县,山清水秀,但这里的贫困却在省里挂了号,一条小路是通向村外的唯一道路。2015年8月31日,就是沿着这条小路,驻村干部吴骞来到了湾店村。

    “驻村干部得有婆婆的嘴、毛驴的腿、橡皮的肚,我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时就想,来了就不能怕‘摊上事儿’。”吴骞说。 

    当天安顿下来后,吴骞就开始拿着记录本和照相机,沿着蜿蜒的山路,逐户摸底走访调查,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走访了全村18个村民组,32个自然村,525户村民,摸清了全村人的“家底”,搞清楚了81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凭借在气象系统工作的经验,吴骞发现当地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特色菌类种植。自此,他开始四处寻找投资公司,终于找到郑州一家公司,历时两个多月,5次实地考察,最终在2015年12月与村签约发展“四菇连种项目”,首期意向投资1200万元,准备在村里建设120个标准化蘑菇大棚。

    有了项目,就要流转土地,从此吴骞便“摊上事儿”了。过去有人在这里流转土地搞养殖,不到两年便“毁约退地”,让村民吃了大亏,这次无论吴骞说啥,他们都将信将疑。

    有的村民白天不在家,吴骞就半夜去,去一次不成就多去几次,说不通就托村民的亲戚去做工作。有的村民晚上同意了,第二天又反悔,甚至有村民半夜去拆蘑菇大棚。为此,吴骞曾连着三天三夜没睡觉,最后竟累病了。

    吴骞说,“有个村民顾虑土地会做房地产开发,我们就在合同里专门加上了一句话,如果不发展蘑菇种植就收回土地,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

    仅解释工作,吴骞前后做了半年时间。2016年春天,湾店村委会边上110亩土地上陆续建成了80个标准化蘑菇大棚,当年5月10日,开始出菇,平均日产鲜菇3000多公斤,外运加工出口。除了收租金,有些贫困户还在蘑菇大棚里打工,真正尝到了发展蘑菇种植的“甜头”。

    谈到蘑菇种植项目,村里的贫困户陈良红很激动。47岁的她因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丈夫郭忠福言语二级残疾,家里有个儿子上高中,全家就靠郭忠福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微薄收入。

    “有了蘑菇基地,俺挣到了平生第一份工资600块钱,正好是俺儿一个月的生活费。”陈良红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半年时间,俺靠在蘑菇棚里打工,就挣了6000多块钱,一辈子都没想过自己能挣这么多钱。”

    吴骞给记者算了一笔脱贫账:村里81户贫困户靠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公司“四菇连种”项目,每年分红800元左右;贫困户无论老弱病残都可以在蘑菇基地打工,每天收入70-200元不等,干得好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今年年底120个蘑菇大棚将全部建成,能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年产值近3000万元,2017年底全村81户贫困户有望全部脱贫。

    现在,陈良红每天就巴望着今年蘑菇大棚早点出菇,在她看来,有一份能挣钱的活,就是最幸福的事儿。现在村里,再也没人半夜去拆蘑菇大棚了,因为这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门路。

    如今,像吴骞一样的“第一书记”已遍布河南各个贫困角落,他们围绕脱贫攻坚正干得热火朝天。(完)

    来源:新华社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