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医疗
破解“看病难”的“武侯探索”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03-14  责任编辑: 张雨荷

免费为居民发放社区卫生就医卡。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3月13日电(刘彦君 杨珺)13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武侯区发现,随着签约服务的推进,家庭医生的职能在逐渐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共武侯区区委书记巫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是破解“看病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础。

  73岁的退休老人李欣对记者表示,自己曾经一有问题就要进华西医院,现在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对自己的病情仍然云里雾里,不如跟家庭医生多交流交流,自己也多了个医生朋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 钟欣 摄

  武侯区黉门社区的一位患者称,自己爱人就在华西医院,但5年前做完直肠癌手术后,她一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治疗。“我现在都不去找他了,一是本来看病的患者就排着长队,去了还得挨批评,二来基层就能够解决我的问题了,确实需要的话社区也会安排我进行转诊。”

  还有一些社区居民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承担“私人诊所”的职能,“小病小痛都可以在社区看,况且他们也能记录之前患病与治疗的相关信息,方便一些。”

  这些看似微小的观念转变,背后却是基层医疗者、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大量工作。

  据了解,自2012年起,成都市武侯区多次组织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国外学习交流,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引进西方经验。但得出的结论是: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落实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几乎不可能。

  “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全科医生;没有一系列的支持体系,比如流程的标准化、团队的建设等;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去调动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做相应的工作。”成都市武侯区卫计局局长田军表示。

  因此,为解决标准化路径问题,武侯区提出了“政产学研用”多元共享产业链——政府引导、协调资源,企业获得数据优势,大学与科研机构实现学术目的,共同构建“互联网+”分级诊疗协同平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作为该项目的企业参与者,为了获取最精准的数据,一批研究人员将自己的办公点直接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会议室,一驻扎就是两年。

  大量细致繁复的工作都要靠基层医疗者去实施。为激励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热情,武侯区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C包),并且将C包签约所得全部返还基层,通过收支两条线管控及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基础签约数量及服务质量。“对居民来说,主动付费表明他们观念转变了,从有疾病了再去治疗转变成主动对健康进行管理。而对基层医疗者来说,更多的物质激励也能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医疗者诊疗水平。”田军表示。

  在签约C包基础上,武侯区引入竞争性上岗、激励性分配、社区卫生筹资等市场运行机制,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2—2016年,武侯区基层在岗医务人员人均收入从5.6万元提高到10.39万元,年均增长17.1%。

  同时,为保障社区卫生的公益性质,武侯区坚持“政府主导建设,财政资金兜底”,近年来对社区卫生的投入年均增长18%,建成了以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下设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延伸至社区居委会的67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点)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区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的全覆盖。

  “实际上我们做家庭医生服务的目的很简单,将来老百姓得病的时候不再那么着急,也不需要掌握过多的医学专业知识,只要找到家庭医生,后续的问题都交给他们处理。”田军表示。

  据了解,目前武侯区已建成93个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有偿签约服务,目前免费签约服务覆盖37.1%的家庭,有偿签约7000余人。通过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看护”起来。

  当然,对于武侯区与成都市来说,家庭医生签约及基础信息互联网化与平台化只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第一步。

  成都市武侯区区委书记巫敏这样描述武侯区的“大健康”发展路径:“在常规医疗服务一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华西等优质医院形成双向诊疗机制。而在高端医疗产业一端,以家庭医生服务为依托,通过引进资本与前沿企业,发展生物医药、医养结合等产业。”

  巫敏对记者表示,依靠华西医院的医疗资源,成都市将建立“环华西国际医疗智慧谷”,“以后谈到华西就不再只是一家医院了,而是环华西医学城”。他表示,成都市将参照美国波士顿与圣地亚哥的发展模式,引入生物医疗项目来孵化,同时引入更多优秀企业来发展医养结合,落实“大健康”产业蓝图。

  “当然这些项目都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家庭医生团队来落实。”巫敏表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