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教育
甘肃每年5000万元支持高校推进就业创业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7-01-13  责任编辑: 张雨荷

    人民网兰州1月12日电(呼双鹏 实习生 王媛)11日,记者在在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记者会上获悉,甘肃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实施“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每年专门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各高校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据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介绍,甘肃2016年共有19所高校的35个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受益学生达到20万人。此外甘肃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设立甘肃省师范教育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兰白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等4个省级人才精准服务平台。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修改完善了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鼓励高校教师创新创业。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覆盖23个国家126所高校

    甘肃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需求,制定出台《甘肃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倡议发起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由最初的8国47所增加到覆盖5大洲23个国家的126所高校。

    王嘉毅说,2016年,甘肃设立了“甘肃省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通过开设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途径,引进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等省外优质教育资源,增加甘肃省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稳步提高甘肃省教育水平和质量。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据介绍2010年,全省幼儿园仅有2407所,在园幼儿38.73万人,教职工1.96万人。特别是作为衡量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10年甘肃省仅为39.68%,与全国平均56.6%的水平相比,相差16.92个百分点。2016年底,甘肃省学前教育已经实现了5个翻番,特别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90%,成为目前甘肃省各级各类教育中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最突出的一项。下一步,甘肃省将制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着力解决制约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重点支持9所大学进入高水平行列

    王嘉毅表示,甘肃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支持9所大学进入高水平行列,重点建设50个左右一流学科,2016年3所高校入围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新设置甘肃商贸职业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并实现首届招生。深入推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发起成立兰白试验区联合创新研究院,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首批加盟。推荐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为甘肃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

    截至目前,甘肃省政府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所院校开展省校战略合作,与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高校达成了省校战略合作意向;有4所高校与省外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有7所高校实现了省部(局)共建。

    探索“大学区”管理体制 倾斜提高教师待遇

    甘肃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大学区”管理体制,推行学区走教制度。持续推动落实《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016年,甘肃省共为16.36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资金6.03亿元,较2015年年底人均补助标准提高了172元,平均达到每人每月300元。统筹安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积极吸引社会公益组织资金参与乡村教师、校长培训。2016年培训乡村中小学教师108170人次,校长6070人次,幼儿园教师18779人次,园长1000人次。通过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国家免费师范生引进、省政府民生实事教师招考、教育部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招募等项目招聘教师6552人。

    此外,甘肃省还系统谋划设计了《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实施方案》,内容包括7个方面72项改革举措,该方案已于2016年12月23日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审议。该方案既体现了改革方向。

    王嘉毅表示,今后将继续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精准扶贫,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筑牢教师队伍基石,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投入将向农村倾斜,教育资源向乡村教育倾斜,教师编制、职称评聘等向乡村学校倾斜。

    来源:人民网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