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民公仆
听群众心声 为群众办事——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乃琼村原党支部书记普琼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12-14  责任编辑: 张雨荷

  新华社拉萨12月13日电题:听群众心声 为群众办事——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乃琼村原党支部书记普琼

  新华社记者 王沁鸥

  普琼是土生土长的拉萨堆龙德庆区人。这位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把工作时间几乎全部奉献给了家乡。从乡公安特派员,到县委机要室,再到县农牧民安居协调办公室。最终,他告别了办公室,来到充满牛粪气息的村庄当支书,一干就是12年,直至退休。普琼觉得,能跟群众在一起,听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感到很开心。

  听群众心声 主动作为解基层之困

  2014年,普琼被调整到堆龙德庆区(时为堆龙德庆县)乃琼村任党支部书记。来到这个远近有名的“上访村”,普琼几乎从没在办公室坐过一个整天。他走进上访户家中,坐下来听村民发牢骚,吐苦水。

  “群众不会无缘无故上访。”普琼坚信,“群众说话需要有人听。”在走访过程中,他曾在村民家中长谈到午夜时分,也曾在上班前一个小时就打开村委会的门,逐一倾听40多位村民的诉求,并自己出钱为他们买甜茶、倒水。

  历经几个月时间,普琼收集了48件群众意见集中的问题,除一件向上级反映之外,其他问题全部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得到了解决。

  “村里‘有病’就要及时治。基层干部不作为、搞拖延、‘等、靠、要’,就会酿成大病。”普琼深有感触地说。

  在堆龙德庆区东嘎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十年间,普琼带领30多名党员筹资100多万元,成立了东嘎村农牧民运输专业合作社,修建休闲度假村、茶馆等村集体产业,每年创收700万元。在普琼离开东嘎村的2014年,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比2006年增长11倍。

为民谋福祉 直言律己甘抛私利

  对群众十分耐心、充满关心的普琼,却常常给领导和同事们“出难题”。

  “我曾经在一个地级干部的办公室里和他吵了一下午,就是为了给村里被征地农民多争取一些补偿。”普琼笑着回忆道。那一次,普琼不仅当面和领导吵,回到村里又在电话中和对方吵了近一个小时。历经几个月时间,普琼终于为村里“吵”到了两千万元的补偿款,自己却一分钱补助都没有得到。

  普琼笑称,自己是“一开会就要和领导吵架”。一位上级领导曾评价普琼说:“为了群众的事,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不怕得罪人的普琼每到一村,都会给村干部定下廉政的死命令。乃琼村党支部副书记次仁罗布说:“以前村两委干部吃饭、喝茶都走村里的账目,普琼书记到任之后,干部聚餐都要自己掏钱。即便是搞集体活动在村里吃顿饭,也得从每人每月交的伙食费里扣除。”

  扎根基层无悔 践行担当显党员本色

  如今,普琼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回顾自己30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他说:“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到基层工作。田间地头才是最能为群众干事的地方。”

  谈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最大的心得体会,普琼略略思索后说出了两个字——“担当”。

  “群众选你当干部,不代表你就有了威望,也不是让你通过当官来给自己谋利益的。”普琼说,“群众的选票就是责任。勇于担当,为群众代言,这样干部办事才能有人信。”

  虽已退休,普琼依然心系村中困难群众的冷暖。直到现在,普琼仍经常去看望乃琼村57岁的低保户巴桑欧珠,自己掏钱为他买些米面粮油。

  今年旺果节时,乃琼村一位顺利拿到征地补偿款,并且解决了住房问题的村民专门找到已经退休的普琼,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书记心里想着我们,许下的承诺说到做到。”对于普琼来说,这就是对他十几年基层工作最大的回报。

  普琼的儿子今年参加了西藏公务员考试,他追随父亲的脚步,报考了日喀则市的乡镇公务员岗位。“到基层去历练,这对年轻人没有坏处。”普琼看着儿子说。

    来源:新华社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