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组织
“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暨座谈会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顺利开幕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10-20  责任编辑: 楚丹

1

    由浙江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承办的“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于1019日上午930北京画院美术馆顺利开幕。开幕式由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主持。此次展览以张伟民历年创作工笔花鸟画作品为时间跨度,精选出的94件力作(其中工笔绘画61件)构成了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畅游的花鸟世界,以飨观者。

2

“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开幕式现场

4

“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开幕式现场

10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有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何家英;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萧玉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孙志钧;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张见;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金沙。

5

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致辞

6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何家英致辞

    专程从浙江来的嘉宾有: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柳国平;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骆献跃;浙江画院院长助理陈虹;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任道斌教授、章利国教授。

7

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柳国平致辞

8

画家张伟民发言

    到场的嘉宾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所长郑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立忠;《美术观察》主编李一;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专职画家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专职画家乔宜男;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陈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部主任于洋;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北京大学文化历史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墨;《边缘·艺术》主编许宏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吴重生;《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部主任孔晓宁。

9

“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剪彩仪式

11

张伟民接受媒体采访

    张伟民1955年生于浙江杭州,现为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文联委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2

张伟民(左)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中心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中)

13

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与画家张伟民

14

张伟民与著名画家姜宝林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作为一名典型的杭州人,张伟民自小便生活于钱塘的湖山之间,生于斯长于斯,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和风雨见证,杭州之于张伟民无疑是其一生所系的艺术情节。而湖上清幽,一派宁谧,其间的无限风光更是他的精神寄托所在。

15

从左向右: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萧玉田,画家张伟民,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

16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何家英(左)与张伟民在展览现场

    作为近代著名花鸟画家陆抑非先生的研究生,张伟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毅然选择大多数艺术家不愿沉潜其中的工笔画作为志业,在大量解读古代工笔画佳作、比照当代工笔画创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诗性工笔。

17

张伟民与嘉宾在展览现场

    当代工笔画创作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历了从走出困境到步入复兴的发展过程。工笔画艺术于当代的发展与开拓,不仅需要再现和反映生活,更需要精神与审美境界上的进一步提升,将中国工笔画从最初热衷于形而下的描写推向形而上的表现发展。当代工笔画在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思辨上的问题,因为今天工笔画不缺少技法和形式,需要提高的是文化品格。张伟民的创作时刻警惕“艺与术”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崇尚于心性的表达,其笔下的自然世界是浪漫主义的象征,在试图读懂其内心的同时,也是对观者自我内心世界的洗礼。

    同时,张伟民具有极强的白描写生能力,长于把握一瞬之机。其众多白描写生稿中都非一蹴而就,相反会大面积留白,日后他会将这些白描稿反复打开,来回审视平衡调整。就是在这样无数次繁复细致的打开与折起中,张伟民一次次重拾时空的瞬间,尝试着对心灵慰藉的探索,记忆碎片在慢节奏的重复中拆解组合,等待情境的到来最终合而为一落于纸上。

19

    之所以坚持面对面深入大自然去以状物,是因为张伟民相信所描绘的对象,所表现的内容、所阐述的境界是有灵魂的,是一个曾经感动于自我的鲜明生命,“我一生的态度,证明你的灵魂,存在的是你的心”,而绘画是其以创作实现其心灵自由的方式,当有限的生命换取为不断生长的艺术精神,笔端世界的诗意更淬炼得悠长。坚持诗意创作、将浪漫主义的心性传达给观众的张伟民,其创作过程却并不诗意——可以在数九履薄冰晨起,亦可以在三伏冒酷暑晚归,其从艺之路可谓“以生命换取精神”。

21

    诗性工笔的创作,涵容了张伟民数十载的探索。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写生观察,唯美梦幻的意境谋划,实入虚出的绘画语言,工笔意写的“营造法式”,大块的墨色渲染,挺健的细笔勾勒,共同形成其作品的诗性。在其作品《风月无边》、《万木霜天》、《春之潜流》、《乱红飞过秋千去》、《清质澄晖》等诸多作品中,足可以看到花开的声音,听到霜叶的律动,触摸到心灵的跳动,感受到了生命的灌溉。

24

    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在领略张伟民对于传统工笔艺术经典继承、时代文脉把握的同时,更能欣赏到其于两宋院体画的雅致和文人画追求上巧妙的结合,以及写生对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的重要意义,而更重要的则是一位艺术家如何将外在生命律动和内心精神追求,浑然天成为其独特的审美情志。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