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责任
90.8%受访者担心“小饭桌”安全卫生情况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10-14  责任编辑: 张雨荷

  原标题:90.8%受访者担心“小饭桌”安全卫生情况

  漫画:朱慧卿

  如今,中小学附近“小饭桌”等托管机构的生意正越来越火爆。这些“小饭桌”提供了就餐、休息服务。但许多“小饭桌”经营地点是在学校附近的居民楼或门面房里,就餐环境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食品储存、加工交叉污染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5%的受访者感觉现在学校周边“小饭桌”之类的托管班多,90.8%的受访者担心“小饭桌”的安全卫生情况。在中小学放学时间普遍偏早的情况下,要为“双职工”家长解除后顾之忧,61.6%的受访者建议政府购买服务,联合办学生食堂,57.0%的受访者希望有条件的社区开办规范的“小饭桌”。

  受访者中, 68.0%的受访者是小学生家长,32.0%的受访者不是。

  90.8%受访者担心“小饭桌”安全卫生情况

  调查中,77.5%的受访者感觉现在学校周边“小饭桌”之类的托管班多,25.5%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多,18.9%的受访者感觉一般,仅3.0%的受访者觉得较少。

  35.0%的受访者会把孩子送到“小饭桌”之类的托管班,38.9%的受访者不会,26.1%的受访者不确定。

  秦漾漾(化名)是山西省某中学初二学生。由于家离学校比较远,为了节省时间,她进入中学开始,每天中午都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饭桌”吃饭、午休。“跟我相同情况的同学有很多,午饭后还可以交流功课,非常方便”。

  调查中,90.8%的受访者担心“小饭桌”的安全卫生情况。

  在济南某建筑公司工作的家长刘源(化名),前几天将正在念小学的儿子送到了“小饭桌”托管,“之前出现过孩子们在‘小饭桌’吃饭拉肚子的情况,本来不想让孩子去‘小饭桌’吃饭。但是我岳母这两天腿脚不便,家里没人接送孩子,只能找托管机构帮忙接送”。

  刘源在挑选“小饭桌”时非常谨慎,“我一家一家考察了环境,包括用餐、休息环境和周围环境,选择了一家各方面设施齐全的,虽然费用贵一些,但我们做家长的能放心”。

  关于校外“小饭桌”之类的托管班,62.4%的受访者指出其存在从业人员不规范、无培训证明的问题,58.3%的受访者发现用具餐具消毒情况难保证,49.3%的受访者觉得食品储存、加工交叉污染严重。

  刘源说,整个“小饭桌”行业的监管都还不太完善,很多“小饭桌”有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但一些证件早就过期了,他和爱人只要有时间就亲自过去看看孩子的伙食,花了钱也还得自己上心。

  其他问题还包括: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48.7%)、就餐环境差(47.8%)、缺乏消防等安全设施(41.2%)、经营者无能力承担责任(40.5%)、缺乏监管(38.0%)等。还有27.0%的受访者觉得外部环境不安全。

  65.6%受访者建议完善相关细则,加强执行力度

  目前“小饭桌”的监管问题还是个空白,要填补这一空白,65.6%的受访者建议完善相关细则,加强执行力度,58.0%的受访者建议多部门联合监管,建立联动机制,57.9%的受访者指出要建立健全“小饭桌”监管信息档案,52.0%的受访者建议出台安全管理意见,明确各方权责,49.1%的受访者建议开展“小饭桌”专项检查,35.4%的受访者建议建立家长委员会,对“小饭桌”进行监督。

  北京家长于静认为,“小饭桌”收费不便宜,饭菜质量应该有保障,靠家长自己监督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小饭桌”越来越多,相关部门应该统筹起来,充分监管,不能因为涉及面多就谁也不作为。

  于静感觉,中小学这种早出早归的时间设置很不合理。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把作业完成,或者老师带领大家讲故事、做游戏,延迟放学时间,这样有利于家庭更好地照顾孩子。

  在中小学放学时间普遍偏早的情况下,要为“双职工”家长解除后顾之忧,61.6%的受访者建议政府购买服务,联合办学生食堂,57.0%的受访者希望有条件的社区开办规范的“小饭桌”,52.9%的受访者建议将“小饭桌”开在更安全的学校里,44.6%的受访者建议企业等为职工提供便利,允许提早接孩子,48.5%的受访者建议学校开设延时班,或提供延时照管孩子服务,16.2%的受访者希望普遍推迟中小学放学时间。(王品芝)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