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责任
蝶变的青春不应“空巢”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10-12  责任编辑: 张雨荷

    近段时间,“空巢青年”一词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本应是年轻、朝气蓬勃的青年被戴上“空巢”的帽子,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有人说青春是一部电影,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各种角色,或激情昂扬,或低沉迷茫。也有人说青春是“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孤独……

    该如何客观对待青年“空巢”现象?对此,社会不应过度关注,青年自身也不能忽视。

    摆正心态 青春蝶变

    居住条件差、生活拮据窘迫、缺少照顾和关爱,这些都只是“空巢”的客观环境,只要心中有阳光,居住条件、生活环境艰苦一些,也会觉得“苦中有乐”。

    28岁的来自湖北荆州的女孩杨娟,自高中毕业后就独自外出打工,辗转到过很多城市,最后选择在北京留了下来,当记者问起“空巢青年”这个词时,她说并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只知道“空巢老人”。除了感情问题绕不过去,大部分时候她都生活得比较平静,不觉得自己需要被过度关注。

    “我觉得现在的自己作为一名销售,每天跟各种人交流生活很充足,有时间也会出去到各地旅游,不会感觉很孤独。”乐观自信的杨娟说道,“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是一种挑战,能够提高自己的见识,也是自己的选择,青春就是要奋斗。”

    与之相反,也有部分没有离开家乡,在家乡奋斗的青年,他们虽没有在繁忙的大城市,但却是同样的独自生活,他们的生活又如何?

    走进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经周小学,两排高大的松树映于眼帘,坐落于旁边的破旧教师住宿楼,显得渺小,记者走进教师刘珂珂的宿舍,简单的摆放着一张床、一个书柜、一张桌子。

    “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很快乐。”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的特岗教师柳珂珂说,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到大城市发展,而是回到了家乡河南省偃师市考了特岗教师,成了一名乡村教师。

    柳老师说:“现在只有一、二、三、四年级在这所学校上课,其余的都转到其他学校了,我负责的班级语文课程,一个班是8个人,一个班12个人。尽管如此,我也会在这里教下去,这是我的事业,也是未来的追求。”

    与柳老师相似的青年还有很多,他们虽没有在大城市生活,但是依然有着自己的独居的人生风采,也有着属于他们的梦想与追求。

    相关学者说:“空巢青年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空巢的经历是青年一种社会经历的沉淀。”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海军认为“年轻人毕业之后结婚之前自己居住,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家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港湾,而且他们同时可以拥有自己的社交圈。一些跟父母同住的人,社交圈也可能因为受到父母的限制而狭小。”

    社会引导 空巢归心

    “空巢”常常用来形容老人,青年人也被“空巢”,听起来似乎不合理,但事实确实如此。“空巢青年”如今成了社会议论的热词,它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

    调查显示,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诚然,刚踏进社会的青年,想要在大城市要立足、要扎根,除了主观的努力、行动的积极,最好还有外部条件帮助。青年空巢但不能“空心”,这需要城市的包容,社会关爱。

    深圳通过全民写作计划,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包括“空巢青年”在内的广大市民搭建了一座实现基本文化权利的桥梁。深圳让外来青年空巢不空心,为他们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活动,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写作让我找到了心灵归宿,开启了人生的上升通道。”来自广西博白的李双鱼通过深圳“全民写作计划”,让自己从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蝶变为宝安区小有名气的诗人,且发表了数部反映深圳外来工生活和生存状态的诗歌作品。在深圳,还有很多像李双鱼这样的外来青年,虽然在陌生的城市,但却不失来自社会关注、政府的关怀,用文字互相倾诉聆听、抚慰“空巢”的心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我们过去关注的都是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年轻人往往被忽视。”深圳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张耀认为,相对于其他群体,文艺青年更易多愁善感,更需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心声的社会平台。

    俗话说: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对于“空巢青年”来说,“空巢”只是暂时的,耐得住寂寞,敢拼搏敢奋斗,会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记者 张迎迎

    来源:慈善公益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