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慈善家
情系桑梓捐资助学 热心公益乐善好施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08-09  责任编辑: 李艳娜

  他,身居港岛却情系大陆桑梓,为家乡捐资助学不遗余力;他,创业有成而又热心公益,为慈善事业捐款捐物乐善好施……他就是祖籍连城县的香港华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龙岩市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年茂先生。

  今年67岁的周年茂先生热衷于慈善事业,1995年至2015年的21年间,在内地,尤其是在家乡龙岩市、连城县,先后捐赠教育、救灾、公益等善款共计人民币1116.368万元,弘扬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祖孙三代桑梓情深

  “连城一中从创办、到发展,到成为一级达标学校,离不开周年茂先生祖孙三代人的倾情捐助。这幢办公楼就是周年茂父亲捐建的。”8月3日,在连城一中教师综合办公楼“敬和楼”前,校长徐金华介绍说。

  上世纪初,教育还相对较落后的连城人民都热切盼望有一所中学。1938年,周年茂的祖父、连城籍爱国华侨周仰云先生得知此事后,当即出资13万元办校。时值抗战,取《左传》“明耻教战”之义,定校名为“连城私立明耻中学”,并提倡爱国、民主、进步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明耻中学与县立中学合并更名为连城第一中学,并得到周仰云先生一如既往的支持。1989年,周年茂之父、香港“长江实业”副董事总经理周千和为连城一中75周年校庆捐资4.2万元用于新建校门。1992年,周千和又捐资50万港元给连城一中兴建了“敬和楼”。1994年,周仰云先生的夫人邓慧贞女士捐资6万元设立奖学基金,捐资2万元购买图书。1997年,周仰云先生六子周千基在连城一中设立“仰云奖助学金”,每年出资1.8万元扶助困难学生。

  祖辈、父辈们的这些义举,都深深地感染着周年茂先生,他决心像祖、父辈一样关心家乡、热心公益。

  事业有成倾情助学

  仰云文化公园,是在2014年连城一中百年校庆时,作为连城一中67届学子的周年茂秉承祖辈、父辈爱国爱乡、兴学育人的品德,感恩母校的哺育,慷慨捐资262万元建设而成。

  上世纪70年代,周年茂曾在连城宣和插队落户。不久,他前往香港发展,并追随父亲加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原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于能力出众,深得超人李嘉诚器重,被指定为公司发言人,其后扶摇直上,1983年获升任执行董事,1985年再跃升为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1997年,周年茂在长实光荣退休后,仍先后担任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至今。2004年,周年茂复出创业,自立门户成立华业控股发展地产项目,在香港、大陆各地实施众多有影响力的项目,取得了非凡成就。

  周年茂秉承家风,事业有成不忘故里,倾情捐资助学。他先后向母校连城一中捐资612.048万元,用于创建“千和奖教基金”、兴建“年茂楼”、“年茂多媒体教室”、“仰云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及添置图书。

  文亨镇是周年茂的祖籍地,早在1988年,文亨文新中学创办之初,他就与父亲共同捐资29万元兴建 “千和教学楼”,解决了师生上课问题。此后,他又先后为文新中学捐资210万元,兴建了“和英楼”(综合楼)、“年茂楼”(学生宿舍楼)、“仰云楼”(学生宿舍楼),铺设校园道路、维修校舍。

  此外,周年茂先生还向龙岩市慈善总会、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资280.8万元,用于福建、云南及西藏建校或购置教学设备;向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人民币3万元;向龙岩市关爱助学办公室捐赠人民币3万元;向实验小学(莲东校区)捐赠人民币2万元。

  热心公益乐善好施

  2015年,连城县遭受百年不遇的“7·22”特大洪灾。洪灾发生后,远在香港的周年茂先生对家乡遭受的不幸感同身受,不但第一时间个人捐出50万元爱心款用于家乡抗灾救灾,还积极奔走呼吁,让更多的爱心人心关心支持连城抗洪救灾。

  周年茂先生不但捐资助学不遗余力,而且还热心其他各项公益事业。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周年茂第一时间通过龙岩市民政局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救灾款100万元人民币,倾力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为帮助更多的家乡人民多读书、读好书,他向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捐赠人民币26.64万元,向福建省未成年人德育书库捐赠人民币14.88万元,向连城县学校捐赠图书款人民币10万元;在了解到新罗区南城街道社区设施不足,社区居民生活娱乐欠缺时,他又慷慨解囊。

  “贻善,也就是助人行善的意思,我的祖父一直教育子孙要拼搏奋斗、不忘家乡、乐于助人、多做善事、扶贫济困,我始终不敢忘记这一遗训。”说起自己20多年为何热衷慈善事业,周年茂用自己的祖屋“贻善堂”进行诠释。

    来源:闽西日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