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民公仆
“社区管家”10年解居民难题万件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06-24  责任编辑: 李艳娜

  吴晶到残疾居民家中“家访”。京华时报记者 赵思衡 摄

  李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晶。

  吴晶在胡同中进行走访。

  李村社区是老旧小区,棚户平房区1028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楼宇28栋,流动人口近千人。社区位于两区交接处,地理位置特殊,黑摩的在小区横冲直撞、无证照小贩在小区随意叫卖。在警方的高发案社区排名里,它也时常榜上有名。

  58岁的吴晶是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李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6月15日上午,像往常一样,她这张“明星脸”离开一栋上世纪80年代老楼的半地下室,又到社区里面现场办公,主动“家访”去了。

  来到社区10年来,她饱尝了社区工作中的“甜、酸、苦、辣”,为居民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上万件,更使得社区的综合发案率下降了50%,入室盗窃发案率下降了80%。

  6年难题两天解决

  李村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地点在半地下室,盛夏时节的办公条件可想而知。此前的“7·21特大暴雨”汛期中,吴晶24小时值班时就住在这里。当时,有低洼平房区的居民来报渗水情况,这里的积水其实已没过小腿。但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她让工作人员把仅存的防汛沙袋送到居民家,自己则与同事用桶往外淘水,一夜时间足足淘出几百桶,这才保住了办公室的电脑和办公用品,使得社区能正常办公,居民的生命财产也得到保护。

  10年前,吴晶来到李村社区任专职副书记,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她用下班时间到每户居民家中“家访”。没想到才推开大门,就被大爷大妈们给难住了。

  杨家园13号院内有12户居民将上下水接入自己家中,由于是自行施工,管道较细,经常堵塞,污水横流。到了冬天,污水结冰,路人行走困难,虽然常堵常修,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边居民天天找房管所。但这是自行施工的项目,不在房管所维修之列,大爷大妈们始终投诉无门。

  要当好“社区大管家”,就得给大家解决困难,说虚的全都没用。吴晶暗下决心,决定由社区牵头联系施工队,到13号院进行勘察、测量和估价,与居民协商一致后,将原有的管子全部换成了大口径管道。她只用了两天时间,解决了困扰居民长达6年的难题。

  桃杨路是一条不足10米宽的柏油小马路,路两侧是大片平房区。住在这里的张先生说:“车越来越多,占道的违建也多,这条小路更难走了。一到孩子上下学,这条胡同几乎寸步难行,有时甚至自行车都推不过去。”2014年初,这条街进行城市管理更新改造,路边的违建被一一拆除。以前有商家占道经营的路南侧坡道也被推土机铲平,很多居民都拍手称快。

  可吴先生却坐不住了。他是高位截瘫,且无子女。随着改造的进行,他突然发觉自己将面临出入更加困难的问题。吴晶于是拍板决定,在新修好的临街墙上“开墙打洞”,为吴先生家硬生生开出一扇门,使他能乘坐残摩出入。

  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居民们都说:“有吴书记,再也不用担心‘无’书记管。”

  90天磕下“钉子户”

  今年6月3日,东城区政府与北京城建集团正式签署望坛项目棚户区改造协议,东城区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在即,这其中就包含着吴晶等基层党员的辛劳。2015年7月,永外街道启动望坛地区棚改入户征询工作。吴晶作为李村社区征询小组负责人,带领13个小组,对1400户居民进行为期3个月的入户征询。

  在此之前,望坛地区已做过3次大型入户征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准备工作,吴晶和同事们敲了不少的门,居民对反复征询却没有实质进展的入户工作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敲不开门、说不上话几乎成了常态。

  吴晶说,附近有大片平房区,以前居民家孩子多,住房普遍紧张。各家各户孩子大了要结婚,都是就近找块儿地盖房。有些房几乎盖到了马路上,部分地点违建太多,堵成了“一锅粥”。怕自己家在改造时利益受损,成为许多当地居民的心结。

  找到症结所在后,吴晶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接下一批“钉子户”名单,开始做思想工作。当时正值酷暑,吴晶敲不开门就隔着防盗门的栅栏说,甚至从门下塞宣传材料,或者留字条,找居民的亲戚朋友同事帮忙做工作。90多天后,累瘦了一圈的吴晶终于“磕下了”所有钉子户,按时完成入户征询的工作。

  如今,东城区政府已确定在望坛地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吴晶则在巡视社区时发现了新的隐忧。项目从启动到完成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而在此过程中,难免发生溜门撬锁等问题。她开始马不停蹄地在项目预计实施区域内踩点考察,确定了至少16处位置,并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在这些位置安装监控探头,减少溜门撬锁等盗抢问题的发生几率。

  巧应对“车位之争”

  在李村社区,有居民没车位,有居民靠地锁占了两三个车位,这里时不时都会爆发一场“车位大战”。吴晶认为,要管理好社区,就要优先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为此,吴晶联系了第三方机构,整合小区土地资源,拆除了不合理违建和100多个私装地锁。整合后的小区,由原来的132个车位,增加到152个车位,初步解决了小区停车乱象。

  然而事情并未如吴晶想象般圆满结束。无车居民找来了,说汽车占了车位,自行车电动车不好停了。爱侍弄花草的大爷大妈也找来了,说开车一族占了小区绿地。吴晶见招拆招,先是在小区里统一建设了两个非机动车车棚,又“开荒”出一片绿地,派专人管理,完善绿化问题。这场因居民不同需求引发的“车位之争”才正式落幕。

  如今,她又开始信心满满地迎接各种挑战,力图使辖区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来源:京华时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