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美丽中国
贵州:打好脱贫攻坚战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6-03-14  责任编辑: 李艳娜

  美丽多彩贵州,逐梦同步小康。“十二五”期间,贵州全省减少656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预计从33.4%下降到14.3%,累计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成绩喜人。

  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近5年时间,贵州仍是全国扶贫的主战场,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平均每年要减贫100万人。时间紧迫,面对倒计时,贵州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

  瞄准靶心识真贫

  “过去扶贫,我们是‘撒胡椒面’,管不了大用,好歹能对付个‘公平’。”威宁县迤那镇干部杨光明说,扶贫进入新阶段,思路办法都得变。

  迤那求变,“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科学定位真正的贫困,直切扶贫工作的关键——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通过此办法,全镇从9500户农户中精确识别出1610户贫困户共5533人。

  随着“四看”法在全省全面推广,脱贫攻坚战从目标不准的“漫灌”扶贫,转入更加有的放矢的“滴灌”阶段。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数量和情况。建档立卡,被列为去年贵州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目前为止,共识别出一、二、三类贫困村9000个。

  摸清底子是手段,在此基础上确定帮扶措施、开对“药方子”、引导农户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民情信息管理”系统显示,玉屏县新店乡老寨村贫困户黄国迁一家5口人,人均年收入仅为2500元,而他本人发展愿望是种植蔬菜。“乡党委政府利用国家扶贫政策给我贴息贷款3万元并补贴6000元发展了3个蔬菜大棚,一年下来预计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今年能够顺利脱贫。”黄国迁说。

  产业联结扶真贫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贵州将产业发展与老百姓需求相结合,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2010年2月,还在深圳打工的刘祖瑞得知国家出台大力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后,回到家乡,立志带领家乡群众走上致富路。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交通等因素,刘祖瑞思考再三,决定种植大棚蔬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流转土地50亩,积极申报大碑村“人口福利生育关怀基金”大棚蔬菜项目,投入资金40万元,搭建了10个蔬菜大棚,成立了大碑村蔬菜种植基地。2013年3月,以“发展本地循环生态农业种植”为定位,贞丰县众好生态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孕育而生。

  合作社固定长期就业人员43人(其中计生户10人),惠及计生“两户”及计生困难家庭40户。截至2015年底,通过刘祖瑞的辐射带动作用,合作社社员由最初成立时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83人,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种植蔬菜2000余亩,年人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同时,还出资为农户修建机耕便道1500余米。

  易地搬迁真脱贫

  2015年2月16日,马上就要到除夕,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石牛村生态移民新村居民李泽文仍然忙着装修新居。“离杜鹃花开时间不到一月了,得赶紧把房屋装修出来迎客。”李泽文夫妇边忙活边与记者交谈。

  李泽文一家是石牛村的生态移民安置户,过去靠务农为生。搬进刚建好的生态移民安置点共280平方米的小洋房后,看着百里杜鹃管理区正在安置点前修大型停车场的商机,李泽文于是转型搞旅游服务业,将三四楼用于开旅馆,一楼搞餐饮,只留二楼自家居住。

  这只是贵州60多万已搬迁移民的一个缩影。为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生态脆弱区的贫困问题,贵州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从2012年5月起,拟筹资1600亿元,用9年时间将200多万贫困人口搬出大山,拔掉“穷根”。

  据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统计数据,截至“十二五”末,贵州省累计实施搬迁62万人,共建设668个安置点。而根据规划,未来五年,贵州将坚持以自然村整体搬迁为重点,以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为优先搬迁对象,依托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力度,完善移民安置点配套设施和移民就业创业培训等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贵州按照精准脱贫的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完成今年搬迁任务,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第一仗”,并要求在精准上下足功夫,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逐一销号,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一仗。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