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民公仆
“他用行动在百姓心窝里扎根”——记海南万宁山根镇大石岭村党支部书记曾宪蕃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12-15  责任编辑: 李艳娜

    在海南万宁市的山根镇,几乎人人都知道大石岭村有一位“好干部”。十八年来,他带领着村民们,把大石岭村从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了市级美丽乡村。他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到了村民身上,为了帮助村民致富,他荒废了自己的事业,最终他用行动在百姓的心窝里扎根。他,就是大石岭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曾宪蕃。

  自掏腰包,带领村民致富却荒废自己的事业

  大石岭村位于万宁市山根镇的东北部,东邻南海却没有港口,土地资源不丰富,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和番薯为生,曾经是山根镇9个村委会中最贫困的一个。“那时村里男丁要娶媳妇,大家只要一听是大石岭村的就纷纷摇头!”曾宪蕃说。

  为了生计,曾宪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跟着琼海市潭门镇的船老板出海到南沙捕鱼,不怕吃苦的他很快就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当时南沙刚开放,资源丰富,出一次海能赚一万元,很快我就有了几十万的存款,算是村里最早的‘土豪’。”曾宪蕃笑着说。

  曾宪蕃自己的生活是改善了,可他看到同村的村民们还过着白饭就番薯的日子,于是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干!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男丁们跟着他一起到琼海出海捕鱼。渐渐地,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初步改善。

  1997年,曾宪蕃当选了大石岭村委会委员,同年,他带领着村里20多个男丁一起出海去南沙捕鱼却遭遇了强台风,7条渔船160多人险些被困,加之此后与菲律宾渔民的冲突使曾宪蕃意识到,出海捕鱼的危险系数还是十分大的,他心想不能再带着村民们一起冒险,必须开辟新的“生财之道”。

  当时南方沿海各省掀起了新一轮的养虾热潮,由于大石岭村靠近南海,很适合发展高位池养虾,于是曾宪蕃出钱出力,带着村民们挖虾塘,再将一部分虾塘承包出去给有技术的人做,村民们在收承包费的同时也跟着学习养虾技术。这样,一部分村民出海捕鱼,一部分村民养虾,大石岭村逐渐摆脱了贫困村的帽子。

  2004年,曾宪蕃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后又当选党支部书记。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他还带领村民们种植反季节瓜菜。“村里有贫困户买不起种苗的,曾书记还会自掏腰包给他们送种苗!”大石岭村政府雇员冯启浪说。

  如今,大石岭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60亩,其中水旱田430亩、高位池230亩,村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000元。村民们越来越富,可当年村里的“首富”曾宪蕃却越来越穷。“说起来人家笑话。”曾宪蕃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他每天就在村里跑,什么都要做!哪有时间搞副业!”村民曹玉珠忍不住插话。

  真抓实干,贫困小村“变身”美丽乡村

  如今不少村民住上了小洋房,还有部分村民在山根镇盖了楼房。村里两旁种有600多米的绿化景观树木,还有白色栅栏围起来的花花草草,干净的水泥路边摆放着配套的石椅石桌。40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内还配有戏台、球场和健身点。每到傍晚,村民们便围坐在村边的石桌旁纳凉休闲。

  “从前村里可不是这样。”82岁的村民符新雅说,“以前村里穷,大家住的都是瓦房,路上到处都是垃圾,跟现在简直没法比!”曾宪蕃当选村委会主任后,开始注重村容和村貌,“大石岭村就是我们的‘大家’,怎么能让家里又脏又乱呢?”曾宪蕃说。

  “修村道、修水塔、清垃圾、拉水管,曾书记什么都冲在最前头。”冯启浪说。“村里有些年轻人比较懒,不讲卫生,曾书记就拿着扫帚去他们家里敲门,叫这些年轻人出来扫地。”

  一开始,还有一些村民不理解,但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善,曾宪蕃的行动换来了更多的认可。在曾宪蕃的带领下,大石岭村的村民们几乎人人都变成了“卫生标兵”。

  2014年,大石岭村进行危房改造,获得指标的25户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5万元补贴。仍然住在瓦房里的曾宪蕃放弃了这个建新房的机会,只说了句“先让村民们住!”。

  2009年,大石岭村被评为万宁市级文明生态村;2011年获得山根镇“两委班子绩效考核第一名”,同年还被万宁市妇联评选为“维护妇女权益先进集体”;2012年和2014年度被万宁市评选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度还被海南司法厅和民政厅联合授予“海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村里人都说大石岭有现在,曾宪蕃居功至伟,连邻村都知道大石岭有个“好干部”。

  事必躬亲,他用行动在百姓心窝里扎根

  18年的村干部,11年的村支书,曾宪蕃仍然记得最初当干部时,埋在心底的话:“我要为村里做点事!做点实事!”如今已经59岁的他,每天必做的事就是骑着一辆摩托车在村里到处转转看看,长年日晒使得他的皮肤焦黑,指甲缝里沉积着洗不掉的黑垢。正应了山根镇干部的话:他是像老黄牛一样的党员干部!

  今年6月,海南大部分地区降雨稀少,发生干旱,为了村里的饮水灌溉,曾宪蕃带着村两委干部,从香车水库开始,为几公里长的水沟清淤。饿了,就打点快餐吃,困了,就躺在草地上眯一会,整整4天,曾宪蕃都没有回家休息。

  “我这个当书记的都不带头!事情还怎么做下去?”曾宪蕃说。

  曾宪蕃的行为换来了全村人的认可,大石岭村从老到少不仅打从心底里敬佩他,还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2014年强台风“威马逊”刚过境不久又迎来了强台风“海鸥”,为保证村民安全,村委会干部一家家上门带领村民们去安置点避难。87岁的翁秀兰老人死活不肯离开自己的房子,不论村干部和她的儿孙们如何劝,她只说,“除非曾书记过来,不然你们谁的话我都不相信!”曾宪蕃听说后马上赶到翁秀兰老人家中,亲自把老人背到了安置点。

  当记者问翁秀兰,为什么只相信曾宪蕃时,老人说,“他平日里就很关心我,一直对我很好,在我心里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今年89岁的彭修琼1949年入党,是村里最老的党员也是曾经的老书记,说起曾宪蕃,他赞不绝口。“曾宪蕃是我们的好党员好干部!下一届,我还要选他当书记!除了他,我谁都不认!”

    来源:新华网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