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美丽中国
北京推行垃圾智慧分类:垃圾贴上二维码 分类能换购物卡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12-14  责任编辑: 李艳娜

  北京推行垃圾智慧分类模式,预计明年覆盖350个小区、100万人口

  垃圾贴上二维码 分类能换购物卡

  核心阅读

  各地推行垃圾分类多年,但基本仍处于从垃圾箱“直奔”处置场的状态。对居民而言,除了小区垃圾桶从1个变成了3个,其他几乎没有感觉到变化。垃圾分类,居民主动参与至关重要,奖励措施是最有效的鼓励。过去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很难做到。

  目前北京推行的“垃圾智慧分类模式”,通过二维码应用绑定住户信息,与居民身份建立起对应关系,尝试以较低的成本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由此提高了前端回收网络的组织化水平,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合一”规范化运营。

  报纸、饮料瓶,打包后贴上二维码标签,投进再生资源回收柜里,就能获得积分,积分不但可以兑换购物卡、手机充值卡,积攒到一定分数干脆就能直接拿到现金。

  12月12日,北京市环卫部门举行发布会,宣布将全面推行上述“垃圾智慧分类模式”,厨余垃圾、可回收物两种类别统一纳入互联网积分反馈平台。明年,北京市将有350个小区试点这种垃圾分类模式,覆盖人口有望超过100万。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尝试着推广垃圾分类,但总体而言效果却不理想。对居民而言,除了小区的垃圾桶从一个变成了三个,其他几乎没有感觉到任何变化。那么,北京市推行“垃圾智慧分类模式”能否落到实处,成为破解垃圾围城与垃圾分类难题的一剂良药?记者进行了调查。

  用积分换钱,比卖废品“挣”得多

  记者在丰台区芳城园社区看到,这里摆放着全新设计的再生资源回收柜,张大妈拎着一摞贴着二维码的废报纸,扔了进去。张大妈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挺新鲜的,用积分换钱,比卖废品‘挣’得多。”上个月,芳城园社区开始试点“垃圾智能分类模式”,至今已有将近一半居民参与体验。

  到底什么是“垃圾智能分类模式”呢?据北京环卫集团京环资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朝辉介绍,不管是新推出的智慧厨余垃圾桶,还是再生资源回收柜,上面都印着醒目的二维码,居民用微信客户端“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并注册账户后,就能领取一个垃圾智慧分类使用包,里面包括一本使用手册、一张北京蓝·生态卡和一沓二维码。

  “我们把北京蓝·生态卡、二维码与居民手机号绑定,为居民建立积分账户。这样一来,生态卡和二维码就具有身份识别标志了。居民把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好,贴上二维码,投入到回收柜即可。回收员对再生资源回收清运时会将数据上传到后端的云服务器上,服务器自动折算成积分同步到居民账户中。”李朝辉说。

  李朝辉介绍说,除了废纸、瓶子、玻璃等常见的可回收物品,“垃圾智慧分类模式”要重点推动厨余垃圾分类。居民在家里将厨余垃圾单独分出,投入到智慧厨余桶,再刷一下手里的北京蓝·生态卡,即可获得5个积分奖励,1积分相当于1分钱。另外,1个瓶子可以兑换5个积分、1公斤报纸可以兑换100个积分。居民账户里的积分可在微信公众号里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购物卡。工作人员也会定期进入社区,居民可用积分直接兑换现金。而对于大件可回收物品,市民只需要微信申请,就会有专门的回收员上门收取。

  优化终端处理设施,为分类垃圾寻找出路

  当前,我国90%以上可利用的废弃物被填埋或焚烧掉,而要实现再生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类。各地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多年,但基本仍处于从垃圾箱“直奔”处置场,无论焚烧还是填埋,最终全部“大锅烩”的状态。

  北京市环卫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罗伟表示,目前推进垃圾分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调动百姓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二是分类的垃圾如何科学回收再利用。对于垃圾分类的整体进程来说,居民个人的主动参与至关重要,而奖励措施无疑是最有效的鼓励。然而,过去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很难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给予居民鼓励。

  罗伟认为,目前推行的“垃圾智慧分类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二维码的应用绑定住户的信息,与居民身份建立起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以较低的成本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成为可能,由此提高了前端回收网络的组织化回收水平,从而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合一”的规范化运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容环境处调研员杨宏毅指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两网合一”思路和智慧分类模式是城市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有望引领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市容环境的不断提升。

  北京市住建委副局级干部赵成表示,垃圾分类收运环节历来是物业部门工作的重点、难点,新推出智慧分类系统对完善物业管理、提升社区品质有着十分长远的意义。

  为进一步解决好分类的垃圾“何处去”的问题,北京市将建立京内循环园区总部与京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组成的“1+N”模式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搭建固废综合性一体化处置平台,进一步对终端处理设施进行优化,为分类垃圾寻找出路。

  罗伟介绍,目前北京环卫集团已经在江苏响水建设了废纸回收利用基地,社区回收的废纸将打包运往响水进行加工利用;同时集团已经建成位于河北玉田的废旧橡胶利用基地,目前通过单位集中收运的轮胎已经正式运往玉田进行处置,废橡胶改性沥青、环保再生胶加工等项目已经落地。

  靠奖励和约束解决“分与不分一个样、分好分差一个样”

  目前,“垃圾智慧分类模式”在丰台区芳城园社区已经试运行近一个月,从试运行效果来看,厨余垃圾的精准投放率和收集率明显提升,用户体验良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缓解了垃圾处理压力,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接下来,北京环卫集团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并逐步向京外拓展。不过,罗伟强调,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多方参与,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依靠技术手段就能实现。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二维码应用在垃圾分类上,应该说是一种创新之举。这种与时俱进、颇具时尚感的方式,能有效引导居民接受甚至乐于进行垃圾分类。

  董文勇表示,推进垃圾分类也需广开门路,除了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外,还要多动脑筋,策划开展多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上采取一定的奖励手段,使每个家庭慢慢养成相应的习惯。如果感觉不成熟,可以在一些小区先行先试,不断完善,进而大规模推广。

  董文勇说,新生事物不可避免也会有漏洞存在。比如,扫二维码的方式仍然比较繁琐,部分老年人可能掌握并不容易,另外,如何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还需在系统运行中进一步研究解决。但“垃圾和二维码”这种有创意、 充满现代气息的融合,值得效仿。

  过去垃圾分类推广效果不佳,并不是市民学不会、做不到,根本是没有解决“分与不分一个样、分好分差一个样”的问题。董文勇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靠奖励,二是要靠约束。希望政府能够将分类回收项目列入政府工作计划,把居民的参与度作为对各个街道和社区的工作考核指标,督促社区投入人力物力来支持分类回收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