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慈善家
IDG资本创始人熊晓鸽:我为什么做慈善?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9-10  责任编辑: 李艳娜

    为中国引入三所脑科学研究院

    让熊晓鸽感恩的还有2014年去世的麦戈文。在塔夫茨大学,他还没有读完,放弃学业进入媒体《电子导报》亚洲版担任编辑,很快,他获得了一项最佳新闻报道奖。前途明媚的媒体人熊晓鸽,在遇到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始人麦戈文后,职业道路彻底转向,1991年从媒体人转向了投资人。

    “一开始麦戈文是我的老板,后来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我们很多想法比较一致,经历也比较一致。麦先生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寒,跟我一样,他如果没有奖学金也不能读麻省理工学院。他懂得感恩,捐钱做脑科学研究。”熊晓鸽说。

    2000年,麦戈文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捐赠3.5亿美元,成立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成为全球顶尖的脑科学研究机构。此后,麦戈文希望在全球再找几所优秀大学,捐赠设立脑科学研究院,其中日本即是目标之一。

    熊晓鸽回忆,“当时麦先生想在亚洲成立一所,再在欧洲成立一所。当时日本比较热,日本有五所学校写了申请。因为我是IDG亚洲负责人,我想建在日本干嘛?还是建在中国好。我就安排他到清华、北大谈。”

    在熊晓鸽的游说和安排下,麦戈文夫妇曾于2006年、2008年、2010年三次访问清华,实地调研和考察清华在脑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此后,麦戈文先后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每所研究院都获得麦戈文的1000万美元捐赠。

    就在今年,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已全部建成,这使得中国在脑科学研究领域获得大幅度提升。这三所研究院能在中国落地,得益于熊晓鸽的引荐和努力。

    在这三所脑科学研究院的管理架构中,设置了三位美方董事,包括麦戈文(去世之后由他的夫人接任)、熊晓鸽以及麻省理工学院脑科学研究院院长。熊晓鸽不仅花时间参与管理,也捐赠了200万美元。作为美籍华人,他把资金捐到了麻省理工学院,专项用于支持中国的项目,包括中国研究人员到美国学习、美国研究者到中国交流等。

    “我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脑科学研究院除麦先生夫妇外个人捐款最多的。”熊晓鸽之所以花时间、捐资金支持麦戈文创办的脑科学研究院,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的母亲死于脑溢血。这让他在此后格外关注脑疾病。8年前,他就曾捐钱支持国外脑神经研究专家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开会交流,并捐钱支持中国留学生到麻省理工学院做研究。

    希望引入美国大学管理模式

    因为纪念母亲,熊晓鸽倾情捐赠湖南大学熊晓鸽奖学金;同样是为纪念母亲,他鼎力支持麦戈文脑科学院研究院。他因此表示,“慈善于我,无关宏旨,唯存己念。”已是投资界大佬的熊晓鸽,并不去装饰自己的慈善动因,一如他真诚的性格。

    “对于我们来说,赚了一些钱,自己用不了那么多,所以才会捐赠。”他表示,“做慈善和捐赠,不仅仅是帮助了一些人,实际上使得自己很开心、高兴。人一开心,生活质量就提高了。”

    因为捐赠以及社会地位,熊晓鸽担任了一些公益机构的理事,他是观复博物馆(观复文化基金会)的理事以及波士顿大学的董事。对于公益机构来说,除了直接捐赠,他们更需要的是投资和管理模式,而这也是熊晓鸽最为擅长的。做这些,也是让他开心的事。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不久,熊晓鸽结识马未都。熊晓鸽记得当初的观复博物馆是在一幢破旧的楼里,经济实力比较差。在和马未都打交道的过程中,熊晓鸽学到了收藏、历史等。“别看马未都才小学毕业,很有知识,跟他在一起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也蛮开心的。”在熊晓鸽的支持下,IDG为观复博物馆捐赠了家具馆。

    2010年6月,马未都正式对外宣布成立观复文化基金会,熊晓鸽成为理事。熊晓鸽在美国注意到许多私人博物馆发展得很好,他把著名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介绍给马未都,希望观复在筹资和管理上可以借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管理做得特别好,融资做得也很好,所以我就把它介绍过来,把它的一套管理体系引到中国。”

    现在,熊晓鸽期待接下来能把美国办大学的公益模式引入中国。

    2005年,他担任波士顿大学的校董,成为中国留学该校唯一担任校董的毕业生。担任校董,他的职责众多,参加学校的董事会议,讨论学校的预算,甚至评定校长的奖金。“其实做校董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就是想学习美国私立大学是怎么管理的。”此外,他还被哈佛大学聘为“亚太顾问委员会”委员、耶鲁大学“亚洲发展委员会”委员和麻省理工学院“领袖委员会”委员。熊晓鸽告诉《中国慈善家》,他总有一天会退休,希望退休后可以为中国的教育管理做些事,例如在国内选择一所大学,主导把美国的一整套关于大学发展的基金会模式或者校董模式引入中国。

    “这是我以后真正想做的事情。”熊晓鸽说。

    来源:中国慈善家

     1   2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