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养老事业 用“公建民营”破养老院困境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7-21 责任编辑: 李艳娜 |
|
目前,养老院“公建民营”多在一些中小城市进行试点,远未铺开,在一二线大城市,更是凤毛麟角。但实际上,因为高房价制约,大城市才是推动养老院“公建民营”的重中之重。 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了2.12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是理想中巨大的养老市场蛋糕;然而,现实却非常骨感——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超过三成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了48%;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尤为困难。 养老院为何亏损严重?民营养老机构不断攀升的房租、人力等各项成本压力是重要原因,目前在大中城市,由于地价高昂,建造养老院的成本往往是惊人的,所以,民营养老院大多数是以租赁为主,养老院本来是个微利行业,它是一个长期的产业,租期的话现在一般是三年一签,三年可能刚刚达到盈利点,如果这时候业主不租给他了,那他相当于白干了。 由于房租高,所以一些养老院选址在郊区,但郊区交通不便,离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医疗资源比较远,对老年人来说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这又造成很多的养老机构空床率比较高。 那么,怎么能让更多养老院在城市里安下家?解决此一问题,今后需加快“公建民营”模式发展养老机构,即让政府找地建设,民营资本则负责运营。 养老事业“公建民营”的改革思路,同时解决了两大难题。首先是养老事业的先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初期建设如果不采取政策扶持与财政补贴等形式,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社会资本进入。“公建民营”将民营养老机构最为头疼的购房租地成本一揽子兜底,解决其后顾之忧,也就能大大激发民营养老机构的市场参与积极性。 同时,如果回到养老事业由政府包干的计划经济模式,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和水平差等一系列弊端,而政府可以通过定期“评分”的绩效考核模式,促使负责经营的民营养老机构加大竞争力度,提升自身的专业服务质量,从而达到优胜劣汰、为老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让公平与效率得以双赢。 还要指出的是,养老事业“公建民营”还带来了庞大的、全民所有的固定资产,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入,这部分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也会不断提升,也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可供多次利用的养老“硬件”设施,让社会长久受益。 所以,养老事业“公建民营”不妨大力推进。目前,“公建民营”多在一些中小城市进行试点,远未铺开,在一二线大城市,更是凤毛麟角。但实际上,因为高房价制约,大城市才是推动养老院“公建民营”的重中之重。 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公建民营”试点,逐步推广,最终形成广覆盖、较高水平的政府与社会合力“养老”的长远模式,方是数亿中国老人“老有所养”之幸,也将为世界“银发潮流”贡献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国经验”。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