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90后”小伙儿赴云南山区义教 只为与孩子的约定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18 责任编辑: 李艳娜 |
|
图为义教老师于天在给山里的孩子们授课。 支教教师供图 摄
图为义教老师于天学校给孩子们做午饭。 支教教师供图 摄
4个小时的飞机,8个小时长途汽车,2个小时的拼车,最后还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于天义教的沈家村。河北廊坊一名“90后”小伙儿放弃自身优越生活,远赴云南省宁蒗县贫困山区义务教学的故事在云南地区的微信圈分享火热,17日,记者通过长途电话采访了这名已经在山区义教近3个月的“90后”小伙儿于天。 这名“90后”小伙叫于天,家住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城区。1995年出生的他今年刚满20周岁,是家里的独生子,高中时期曾在新加坡读书,后学习法律专业毕业。他非常喜爱摄影,几个月前,还积极参加了“印象大厂摄影采风活动”,并且采访了“大厂四胞胎音乐之路”的故事。在平时,他受家庭和社会的熏陶热衷公益,时常和身边的“90后”们一起开展或参加公益活动。 于天义教的地方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沈家村小学。对于他来说,这是个被遗忘的村落,这里有许多被遗忘的孩子们。虽然刚刚到这里义教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他有个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谈起为何要到这个地方义教,于天在电话里说:“去年9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受托到云南丽江市宁蒗县下乡发放一批爱心捐赠衣物,后来听说永宁乡沈家村有个老师叫王忠华,在山里支教12年,虽然全校只有24个学生,但是他既当老师又当家长还当厨师,始终坚守在这里。于是,我决定去沈家村走一趟,这一走,我发现了这个被遗忘的山村。” “那一次去的时候,沈家村正在修路,没有一条真正能从乡里到村里的路,只能靠走路。那天还下着特别大的雨,王老师和他一个朋友骑着摩托车来接我们进村,有些道路特别泥泞,摩托车也过不去,只能推着走过去。”于天说,那天我一不小心,一条腿陷到泥里,一直陷到膝盖,我试着拔一下,结果两条腿都陷住了,最后我的鞋都差点被丢在烂泥里。到了沈家村,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当时我答应了王老师和孩子们,我会回来的。 由于时间紧促,当天,于天匆匆看了看就不得不回来忙于学校的事情。但是,在他的心里始终都在牵挂着那里的孩子们。今年刚过了春节,他就毅然地收拾一些随身携带的行李,带上他的相机,独自前往了丽江,开始了他的义教之路。 虽说去年去过一次,但是这次独自一人去,路程远远要比想象中艰难的多。从北京坐4个小时的飞机,途经昆明到达丽江,然后坐长途汽车8个小时到宁蒗县,接下来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永宁乡(所谓的公交车,就是几个人拼车才能租到的面包车),最后还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沈家村。一路上,是他心里对山区孩子们的那份牵挂指引着他克服各种困难。 2015年3月30日,这是于天第一天给沈家村孩子们上课。他第一句话问了教室里面的20多个孩子:“你们还记得我吗?去年你们刚开学的时候我来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喊出了“于老师”三个字。当时的小于,眼睛有些湿润,其实,孩子们都记得他说过的话,都在盼着于老师能够早点回来。于天由于有新加坡的求学经历,英语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他担任起了英语的教学任务,说是英语,其实也就是教英文字母和一些简单的单词罢了。那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拉着于老师的手问:“于老师,于老师,明天你还来吗?”看着孩子们一双双企盼的双眼,于天斩钉截铁的说:“当然来!我还要跟你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山里的条件超出大家的想象,与家乡来比有着天壤之别。于天居住的地方海拔2800米,学校在山上,海拔达到了3600米,每天早上他和王老师一起上山教学。于天说,“现在正值雨季,摩托车不能骑,只能走路上山,一路上到处都是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上下山一个来回要差不多4个小时。我去的时候带了三双鞋,现在都已经磨破了。”上午上完了课,中午于天要在山上和孩子们一起做饭吃。说是做饭,其实也就是找点野菜做个汤,然后就是烤土豆。这里没什么蔬菜,最多的就是土豆,每天都是吃这些。下午放学了,于天下了山还要帮着王老师做一些农活。 于天说,“雨季山里湿气很重,衣服穿了一天就得换,要不可能会染上湿毒。睡觉的地方更是潮湿,而且还有很多跳骚,晚上经常会被咬醒,起来一看,浑身上下到处都是包。”这样的生活条件对于于天这个没经历过什么苦日子的“90后”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从他决定去义教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看到村里没有洗浴设施,于天还捐款为村里修建了一个浴室。从选材打地基到垒墙刷墙,最后到封顶,他都是一手操办,虽然他的手早已被磨破,而且又被石灰烧的很疼,但是于天从无怨言,“能够用我自己的双手,为这里做点什么,我很自豪!再过几天,新浴室就可以用了!” 在于天眼里,沈家村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文化的贫困。于天说:“光靠捐赠的物资是改变不了的,要改变他们的思想,也就是文明。要想不贫困只有靠教育才能实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没有文化,自然也就教育不好孩子,王忠华老师在这里支教了12年,通过他一点一滴的教育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只有更多的人走进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说到愿望,于天若有所思地说:“12年前,王老师来到这里支教,至今无怨无悔。现在我来了!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离开这里,或许是这个学期结束把孩子们送上新年级,或许是像王老师一样坚守下去吧。我知道,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大家都能尽己所能奉献一份爱心,这些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一定会得到改善。 中共大厂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祁振生表示,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80后”、“90后”、“00后”……对于新一代,似乎总有人来褒贬一番,或忧心忡忡,或赞扬嘉许。于天作为的一名“90后”小伙儿放弃自身优越生活,远赴贫困山区义务教学,在云南省宁蒗县传播大厂正能量,更展现了广大“90后”热心公益、负责担当的精神风貌。 来源:中国新闻网 |